支教助学
吉林省2022年度“慈善救助圆梦大学”活动启动
2022-07-04 09:01:29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宋旸 本报记者 杜超)为帮助吉林省困难家庭考生顺利入学,近日,吉林省慈善总会联合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共同启动本年度“慈善救助圆梦大学”活动。据悉,此次活动将针对全省参加高考的城乡低保对象家庭、脱贫家庭中被大学专科及以上院校录取的应届考生,每人救助3000元。

  按照活动计划,6月底前,各市、县(区)慈善会协调教育部门及乡镇(街道),搞好调查摸底,全面准确掌握贫困考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名册。7月20日前,符合救助条件的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成绩单、申请书、户口簿以及低保证(或原建档立卡户证明材料)等相应的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慈善会提出申请。各县(市、区)慈善会对申请人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后,符合救助条件的确定为救助对象。8月10日前,县(市、区)慈善会将首批救助相关材料整理汇总后报送吉林省慈善总会。在学生开学前,通过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或转入学生银行卡等形式,将助学金及时发放到位。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吉林省慈善总会自2003年开始联合全省慈善组织共同开展实施“慈善救助圆梦大学”项目。19年来,累计使用资金2.23亿元,帮助全省7.7万名困难高考生顺利入学。2019年,为了助力脱贫攻坚,将全省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家庭中被大学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全部纳入救助范围。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吉林省慈善总会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将救助范围扩大到被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考生,按每人3000元标准,全省共筹集使用救助资金1230.6万元,累计救助学生4102人。“圆梦大学”活动已经连续两年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肯定。2021年,为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省慈善总会对全省1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困难学子给予了全额资助,同时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联合各地慈善会对本地符合救助条件的学子给予资助。

  县(市)救助资金主要由当地慈善会筹集解决,省里按每人1000元标准匹配,市辖区由当地自行解决,其他救助政策保持不变,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该项目被评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项目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