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深耕助学十四载 帮扶学子近八千名
2021-06-30 09:09:59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许冲 本报记者 张迎迎)日前,安徽省铜陵市召开了2021年“慈善联合助学行动”工作协调会,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等8家助学单位,以及铜官区、郊区助学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会上各助学单位负责同志对2020年各自助学活动进行了交流,并对该慈善项目14年的进程以及发展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14年打造品牌项目

  据了解,慈善助学活动在铜陵市已开展多年,由于各助学单位助学对象范围有所重叠,出现重复多头申报的现象。由于助学资金有限,这就会使有的学生申请不到助学金。为杜绝这种现象,2007年,铜陵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牵头,联合市教体局、市民政局(福彩中心)、市住建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计生协、市光彩会等重要助学单位,共同开展设立了“慈善联合助学”项目品牌。

  为规范助学流程,各助学单位通过协调会沟通后,联合发文,结合各单位助学主题,分别将高考考入本科院校,持低保(低收入)证的困难家庭子女、烈士子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少年”、残疾青少年、企事业单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群体纳入资助范围。

  “项目按照‘政府统一部署、部门各自运作’的方式进行,构建社会救助与政府救助相衔接的科学救助体系,杜绝了‘多头申请、重复救助’等现象的发生,使有限的社会资金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14年来,共资助困难大学生近8000名,筛查调整及删除重复多头申报学生500余人,节约社会资金200余万元。

助学参与度逐年提高

  自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各助学单位不断拓展筹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资金支持。为更好地帮助困难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生活,部分助学单位的资助标准也相应提高,由刚开始2000元/人提高到2009年的3000元/人,2013年更是提高到现在的4000元/人,资助力度逐渐加大。个别助学单位因助学对象范围限制,资助金额未达到4000元,如学生困难情况同时符合其他助学单位要求,将由其他助学单位给予补差资助至4000元/人。

  据了解,在多年的助学活动中,“慈善联合助学行动”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广泛宣传家喻户晓的基础上,严格按条件从社区和单位工会等基层进行推荐,层层筛选,阳光操作,保证助学活动的公信力。

  此外,为保证资助对象家庭确实困难,在层层筛选后还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比对工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在删除重复申报的学生后,将保留下来的学生名单由各助学单位根据在线平台要求,整理打包,提交至铜陵市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平台,对助学申请人具体家庭信息内容进行在线比对,对有隐瞒家庭工商登记/存在两套住房/私家车等疑似问题的家庭,将再次入户调查,确实存在问题将取消该生助学资格。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多年来,该活动持续成功开展,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参与力度逐年提高。项目曾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称号,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协会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