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我要考上县一高!”近日,走进河南鲁山县第十五中学七年级学生汪诺楠的家里,一面蓝色的“励志墙”映入眼帘,上面不仅以照片的形式记录着她的成长足迹,也写有她的励志宣言及详细的资助政策。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为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推进,鲁山县在贫困学生家中布置“成长树”“励志墙”的同时,先后投入资金2.8亿元,为14.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了“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为11669名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等资助金4675万元,实现各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每学期500元,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年1250元,高中教育阶段每年2500元,全方位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读得起书。”鲁山县教育局局长赵东亮说。
鲁山县是该省实施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学生资助工作按照“不缺一项、不漏一人、不少一分”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和各级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金倾斜力度,逐步建立了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体系。
据了解,2017年,全省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达119.48亿元,资助学生1240.3万人次;其中共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15.49亿元,资助学生262.81万人次,不仅较好地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和“应助尽助”,也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鲁山县对受助学生通过‘成长树’‘励志墙’开展资助宣传、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做法,为在全省推进资助育人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现场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社会公平。要突出精准资助,打好学生资助这张‘保障牌’,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强化资助宣传,资助育人,资助监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张建新 白秋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