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职教扶贫如何“造血”
2016-03-07 11:45:54    慈善公益网

   “我人生创业的起步,离不开桂东县职教中心的培养,学校科学培养,重视就业,才成就了如今的我。”已是广东某著名通讯电子产品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的刘星坦言,“现在的我年薪30多万元,家中盖起了小洋楼,买了小轿车,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湖南省桂东县职教中心的“精准扶贫,智力扶贫”的政策。

 
  不只是刘星,我国贫困地区学生的命运,正因职业教育的普及而改变。《慈善公益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职业教育扶贫如何实现“造血”,仍是待解的难题。
 
  破解难题
 
  有关专家曾指出,职业教育扶贫难题,需要从“软件”“硬件”双管齐下,方能持久。
 
  “扶贫必扶智,要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帮困扶贫当中做出贡献;其次,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我们的重要内容。”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如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确实如此,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教师张允浩秉持“专业成就价值,职业成就人生”的教学理念,让“问题学生”走上了就业致富的道路。
 
  “张老师很随和、很幽默。但对学习要求异常严厉。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软件制图,并渐渐成为一名有自己想法的青年设计师。”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学生尹白雪说:“没来纺校,没遇到张允浩老师之前,我成绩差、脾气坏。是张老师改变了我,让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设计师,遇到这样的老师,感觉自己很幸运!”
 
  “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必须跟得上,这是教育扶贫的关键,‘互联网+应用型教育’是让教育扶贫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实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的基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李孝轩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此,山东省莱州市为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400多万元对教学设施进行了改进,“这套系统很适合用于教学,解决了我授课要反复给学生讲解重点知识的难题。”山东省烟台信息工程学校的面点教师翟小蜻高兴地说,“现在,所有的知识点图文并茂展示给学生,学生能通过视频学习,在提高了学习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转变模式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创办自己的职业院校,并根据自己企业需求的人才设置专业,这样适销对路,才能让职业教育扶贫真正落地。”全国政协委员黄国柱对职业教育扶贫深有感触地说。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将其付诸了实践,创办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我在这里选择了职业教育扶贫,是为了帮助那些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杨国强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以慈善教育的模式兴办学校,免费培养贫困学子,在为社会培养职业化人才的同时,也能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从去年入学以来,我在系统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到碧桂园公司的建筑工地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完成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作为其中的受益者王志伟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我妈妈生病,妹妹要参加高考,家里负担不起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如果不是可以来碧桂园职业学院免费学习,我高中毕业就得去打工了。”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广东、广西两省区的扶贫办则通过签署《广东对口帮扶广西职业教育协作框架协议》,就“两广”对口帮扶职业教育协作来进行教育扶贫。这让被帮扶的广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康信,掌握了一技之长,并成功地实现了就业。
 
  “顶岗实习期,每月工资2500元,有‘五险一金’,吃饭有补贴,宿舍有空调,还能跟着师傅学技术,我和家里都满意。”康信兴奋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我初中毕业就进了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读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原本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谁知没毕业就进了东莞德永佳公司上班。”
 
  如何“造血”
 
  “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加快脱贫致富的利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教育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加大资金投入‘输血’的同时,也要提升贫困家庭自我‘造血’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对此,中宁县建立教育扶贫新机制,对该县贫困村1257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让贫困学生减少了经济负担。“通过补助我完成了职业教育,2008年从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毕业后,我就进入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宁夏中宁县东华乡的“90后”王聪通过电话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如今一个月能拿3500元左右,还给家里还添置了电冰箱、饮水机。”
 
  相较于宁夏中宁通过资金补助进行教育扶贫的方式。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则采取360“订单式”培养方式,让学生通过“360自助创业平台”实现了就业。
 
  “尽管仍在实习期,每个月也都能拿到几千块,但毕业后成为正式员工,月薪可以过万元。”这样“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方式,让家住河北的学生孙阔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教育部此前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我国将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这将对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扶贫质量具有推动作用。
 
  《慈善公益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使职业教育扶贫面临人才质量、硬软件设施建设等问题,但在政府职业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下,社会以及企业的努力下,职业教育扶贫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责任编辑:bj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