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让慈善之花开遍校园
2015-12-24 09:54:42    慈善公益网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由中华慈善总会创立启动并联合各地慈善会共同实施,以向中小学生赠阅《慈善读本》为基本载体的全国性慈善文化普及项目,旨在弘扬慈善精神,推动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012 年以来,福州市马尾区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区教育局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慈善读本进校园、慈善征文、现场观摩会、爱心助学等多样化活动,在区内12 所中、小学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党政重视积极参与
 
  经过3 年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马尾区中小学校园呈现出新的面貌,学生间团结友爱、奉献爱心、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有力推动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马尾区慈善工作的一个特色,“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离不开马尾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2012年6月初,为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颁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简称《纲要》),马尾区人民政府下发榕马政【2012】73 号文件,即关于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意见。73号文件要求: “区教育部门要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和激励表彰制度,指导试点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精神,并纳入教学和学生素质评价内容”。紧接着中共马尾区委宣传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慈善宣传工作的意见》 (榕开委宣【2012】65号文件),要求“教育部门要把慈善教育列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生中培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精神,把慈善文化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尾区教育局也于同年9月中旬印发了《马尾区教育系统关于“慈善读本”进校园实施意见》 (马教综【2012】60 号文件),这些政府法规和部门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为马尾区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顺利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2013年10月5日,马尾区慈善总会和马尾区教育局联合发文成立“福州市马尾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榕马慈【2013】15号文件),由马尾区慈善总会会长、马尾区政协原主席王兆贵任组长,区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为副组长,成员由区慈善总会和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人员、各试点学校校长组成,进一步加强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组织协调。
 
  2014 年新年伊始,马尾区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就召开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研究部署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求早计划、早安排、上下联动、常抓不懈。该次会议决定在原有10所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的基础上,再增加2所试点学校。
 
  2014年3月,马尾区慈善总会与教育局又联合下发了《2014 年马尾区教育系统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意见》,这个文件将活动引向深入,文件制定激励办法,对慈善文化进校园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
 
  多形式活动推动慈善进校园
 
  马尾区辖区内共有20所小学、11所中学。从2012年6月开始,马尾区慈善总会在10 所中小学开展“慈善读本进校园”试点活动,引入《慈善读本》,普及慈善理念。该项目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福州经济开发区磊丰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陈子钦个人出资购买7000本《慈善读本》赠送给各试点学校。除发放读本到学生手中外,马尾区慈善总会还将慈善读本放在各个学校图书馆,方便更多学生借阅。
 
  在发放慈善读本的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马尾区慈善总会适时推出系列活动,如慈善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现场观摩会、座谈会等,让孩子们更加真切感受慈善之爱。
 
  2012年12月,马尾区慈善总会和马尾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马尾区中小学生首届“大爱无疆慈善马尾”征文比赛。2015 年4 月,马尾区慈善总会与区教育局联合在12所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开展马尾区第二届慈善征文比赛活动。两次征文比赛都收到各学校优秀征文120余篇,活动中,马尾区教育局和区慈善总会联合给获奖师生颁发了证书和奖品;2015年11月20日,马尾区“慈善文化进校园”现场观摩会在马尾实验小学举行,当天30余名四年级小学生以诗词朗诵、小品表演、演讲等形式重现孩子们身边的爱心故事,反响良好。
 
  为进一步营造慈善氛围,马尾区慈善总会决定从2014年到2017年,每年募集15万元,合计60万元,用于帮助12所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通过“爱心助学”工程的实施,校园内形成浓厚的互助互爱氛围,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马尾区慈善总会会长王兆贵说,“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立足长远,旨在培育一颗颗慈善之心。下一阶段,通过总结已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使慈善之花在马尾区中小学校园内盛开。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善。我们相信,随着学校德育与慈善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校园内一朵朵含苞待放的慈善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姹紫嫣红。


责任编辑:bj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