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一支助学基金的十年助学历程
2015-11-24 17:30:50    公益时报

1.jpg

   11月15日,前往东京的飞机上.

 

  暖和的阳光透过飞机舷窗,洒落在米迷的发梢上,她用手轻轻顺了顺耳边的头发,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日光浴”.

 

  另一侧的焦金龙头戴耳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座位前方的屏幕.

 

  米迷和焦金龙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四学生,两人之所以凑在同一趟航班上并非偶然.自2012年起,两人作为受助学生,受到同一家公益基金长达四年的资助,这一次跨国之旅同样源于这一基金.

 

  这趟航班上,一同享受了这一“福利”的共有22名来自中国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将一起游学日本.

 

  十年资助历程

 

  中、日两国学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流

 

  为米迷和焦金龙们提供资助的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丰田助学基金.

 

  2005年,中国的国家学生资助体系还处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难以迅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所需的各种问题.家境贫寒的学生考取大学后常常因学费发愁.社会力量的介入将弥补这一缺口.

 

  2006年10月,丰田汽车公司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丰田助学基金”,在中国中、西部地区选择20所高校,每所高校选择10名学生,以每人5000元人/年标准,展开为期四年的资助.

 

  “在执行公益项目上,我们经验并不是太多,找专业公益组织执行是个不错的选择.”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社会贡献部课长范广宁表示.

 

  随着双方合作深入和中国高校助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十年中基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计划资助的20所院校,每人5000人/年的资助标准,降低为每人3000元人/年,资助院校扩大到25所,比原计划增加5所,随后又上升为4000元人/年标准.

 

  “中国助学制度逐步覆盖受助学生,让我们认为基金有必要开始调整,减少重复覆盖,提升效用.”范广宁表示,“最初5000元人/年标准调为3000元,再上调至4000元不意味着将资助标准降低而是期待能够有更多学生从中获益,也保障受助学生实际受助标准不被降低.”

 

  如今,基金的资助范围从最初20所扩大到26所,资助学生已超过2800人,捐赠金额也从最初2000万元达到目前5000万元.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