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岿然,原党委书记言敏达等一行二十多人带着助学物资和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祁门县,看望、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今年已经是上海石化院来我们县捐资助学的第二十个年头了!”团县委副书记杜国龙告诉记者,从上海到祁门有1000多里路,祁门人都说这条路是由上海石化院用爱心铺成的助学路。
说起上海和祁门的缘分,就不得不提许中强,他是上海石化院分析测试党支部书记、表征分析部副主任,也是祁门的女婿,他对上海与祁门的第一次“牵手”记忆犹新。“那是1996年的时候,当时院里正在大发展,来了不少的年轻的博士、研究生。院里面关心人才的发展,所以就希望搞些革命传统教育,就委托团委找一个希望工程的点。当时到了歙县、祁门、黟县,还有石台几个地方地调研。祁门县里很重视,从教育局到希望办到团委,甚至当时的老书记廖国政都陪着我们一道去考察。”
对于第一次考察的情景,上海石化院管理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安全保卫部副主任顾星至今难忘。“二十年前,我是院里的团委书记。在考察中,我看到,校舍基本上都是农膜把窗户糊起来,宿舍基本上是相当于用木桩钉的木板床筒子间。每个学生的床位也就是四十公分宽,翻个身都比较苦难。褥子下面基本上都是生石灰,防潮用的,非常艰苦。桌子是学生自己带的,没有一个桌子是相同的,有的是直接用木桩钉的。”回到上海后,许中强和顾星把情况一汇报,院里当即决定就把点放在祁门。当年,上海石化院自愿结对帮扶祁门县199名贫困学生。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就是一辈子做好事。上海石化院二十年如一日,他们以接力传棒的方式,把拳拳爱心送到祁门山城的莘莘学子的身边。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批结对帮扶的贫困生中,有一个叫盛慧芳的小女生。谁曾想到,当年的祁门小丫,却成了抗战七十周年晚会的舞台主设计师。9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舞台设计就出自盛慧芳和她的团队之手。
“现在我是浙江一家企业的员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还有一个温馨的小家。现在我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上海石化院的叔叔伯伯们给我爱的力量,没有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搀扶与勉励,就没有我的今天!”盛慧芳在上海石化院赴祁门县捐资助学二十周年仪式现场向全体受助学生发出倡议,“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坦然面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和人生。要用心感恩,回馈社会,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关心爱护身边每个需要温暖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起,上海石化院共结对帮扶祁门贫困学生1822人,其中90人进入高中,41人考入大学,累计捐款捐物190余万元。1999年投入资金12万元建成希望小学一所,2015年再次捐助22万元改善校园环境,先后累计投入50余万元款物用于希望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2003年开始设立“上海石化院希望奖学金,对考取高中和大学的贫困学生以及柏溪希望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德艺双馨的老师予以奖励。截止目前,该项奖学金已累计发放11.3万元。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