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企业战略公益先行 金罐加多宝的十五年助学坚守
2015-09-29 16:08:20    长沙晚报

   “上课、军训、参加社团,时间紧张而充实”,这是2015“加多宝学子情”受助学子曾慧迪刚进入大学后的生活。在经过两个月的征集、走访和筛选后,2015年“加多宝学子情”湖南地区公益助学活动收到资助的100名学子名单也正式公布,这些学子已经陆续收到5000元助学金,并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新篇章。

 
  2015年“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沙晚报开设的助学热线接到了来自湖南各地学子的咨询,而本地教育部门、本土公益组织也参与进来,还有很多社会公众积极推荐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本着“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终审核,全国的2000名学子名单已经确认,而湖南地区的100名学子中,有40名学子由本报推荐,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社会对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度”的号召,今年的学子中,有众多来自娄底、邵阳、怀化、湘西等革命老区的学子收到资助。
 
  “以善促善 人人公益”吸引社会公益组织加入
 
  7月8日启动的2015“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已经开始招募,由加多宝集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此次活动,专门针对高考学子进行资助,包括参加今年高考并被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品德端正、积极进取、家庭经济贫困的应届高考生。作为“加多宝学子情”公益活动湖南地区合作媒体,长沙晚报今年承担了湖南地区40个名额的学子寻访和招募工作,长沙晚报依托自身优势,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内,开设的爱心助学报名热线几乎被打爆,上千名寒门学子和热心读者打来电话咨询报名,湖南本土爱心志愿者也参与进来。
 
  作为湖南省第一家直接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公益组织,长沙春雷公益也加入到今年的“加多宝学子情”学子招募活动中来,这个由媒体从业人员、银行、企业高管、高校教师、律师等联合发起的非盈利性公益机构,已经在湖南地区开展了扶贫助学、组织义工支教、环保教育等多个公益活动。
 
  不仅如此,7月17日至31日,来自湘潭大学木槿支教团队的30多名志愿者来到宁远这个老区小城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作为加多宝学子情“以善促善 人人公益”理念的一部分,一堂课支教在宁远天堂镇完全小学吸引了附近160多名留守儿童参与。这个位于柳宗元笔下“产异蛇”的永州、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革命老区县,由于邻近广东省,有众多人口在广东打工,也是留守儿童最为集中的地区。30多个志愿者辗转到达这里时受到了镇上和学校的热烈欢迎。“我们这里师资一直比较紧缺,能有湘潭大学的高材生过来给孩子们上课我们非常欢迎,希望他们以后每年都能过来!”天堂镇完小的蒋校长告诉记者,天堂镇完小80%的孩子都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带大,在抵达学校后,志愿者们发出一封致家长的信,由校长带着走访镇上的学生家长,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有160个学生报名,志愿者给孩子们单调的暑假生活带来了一股新风。
 
  学子们的感人事迹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一些学子就接到了爱心人士的个人资助电话。在8月31日举行的本次活动湖南省捐助仪式现场,长沙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长沙市慈善会秘书长伍仁华就表示,全长沙每年有2万多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有20%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承担大学学费,长沙市民政部门未来将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解决学费,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胡慎信在听取了学子事迹发言后深受感动,他表示,“加多宝学子情”坚持了15年,每年在湖南资助100名学生,这样的坚持令人尊敬,对加多宝的善举表示感谢。在活动结束后还专门与学子代表交流,鼓励寒门学子们进入大学后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革命老区学子受关注 占受助总数70%以上
 
  在加多宝学子情助学行动十五周年之际,今年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社会对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度”的号召,2015年“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开展了“弘扬革命精神,心系革命老区”活动。作为抗战时期战斗最为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湖南也是革命老区最为集中的地区,认定的革命老区县近百个,遍布湖南14个市州,在今年长沙晚报征集的学子中,来自革命老区的学子占了70%以上,在历时两个月的走访中,也涌现出无数个感人故事。
 
  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的湘西苗家姑娘;从小被遗弃、把奶奶当做“母亲”的洞口女孩;照顾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跟着外婆一起生活的浏阳学子,这些在苦难环境中成长并在今年考取大学的寒门学子,今年都能顺利入学。在长沙晚报征集到的学子中,有众多学子本身是孤儿,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家中遭受重大灾难或者家庭成员长期患病的,也得到优先考虑。来自湖南湘西花垣县补抽乡的龙学敏,今年考上了西藏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她家里有5口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已经去世,爸爸妈妈妹妹都有轻度智障,靠着微薄的种田收入与亲友的资助才完成了中学学业。还有以文科513分考入湘南学院的莫月月,自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是个残疾人,有听力障碍,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好,受教育程度低,一直未婚。在家里承担母亲角色的,是月月的奶奶。当他们正为去北京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加多宝·学子情”项目及时伸出了大爱之手……
 
  十五年来上万名学子受助
 
  托起家庭希望
 
  十五年的风雨兼程与坚持不懈,加多宝集团的切实行动让14275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更让万余个家庭有了新的希望和未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表示,“加多宝·学子情”经过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企业教育公益品牌。这不仅源于企业本身不间断的付出,更源于其日益强大的公益影响力。
 
  通过“发展型助学”模式,加多宝为受助者搭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也为更多热心公益的公众提供了参与公益的便捷方式,这种日积月累、循环不竭的公益力量对于教育公益事业的推动已经不能用物质衡量。加多宝对教育公益事业不懈付出的社会责任感,对公益模式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值得借鉴与思考,已成为行业内的公益标杆。
 
  作为“加多宝学子情”湖南地区负责学子招募的合作媒体,长沙晚报也全程参与了40名寒门学子从报名、筛选、走访最后拿到资助的全过程,5000元的助学金,不仅让原本想通过打工解决学费问题的学子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业中,更重要的是,带给很多处在困境中、对未来迷茫的寒门学子以信心和希望。作为正宗凉茶品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加多宝自成立之初就已具备公益基因。而作为行业领导者,加多宝将凉茶这一岭南文化魁宝、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将加多宝打造成世界级饮料品牌,实现“凉茶中国梦”。今年完成金罐包装转换的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始终将企业经营与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指导,继续秉承凉茶“悬壶济世”和加多宝“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理念,推广中华传统养生凉茶文化、弘扬慈善理念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加多宝“凉茶中国梦”不懈前行。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