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赈灾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小伞骨带活穷山村
2020-12-14 15:35:1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郭诗锦)地处偏远的湖南省湘乡市中沙镇和谐村,楠竹资源丰富,多年来,当地人民一直有为油纸伞生产企业提供伞骨加工的传统。一架毫不起眼的自制脚踏式“削骨机”,能够轻松、快捷地将伞骨一端削成匀称的梯形,简单易操作的方式,让男女老少都可以坐在家里挣钱。在湘乡市中沙镇,小伞骨撑起了和谐村这个原省定贫困村及周边村落的致富路。

  和谐村四面环山,桑竹繁盛,环境怡人,但连绵起伏的大山和闭塞的交通环境制约了和谐村的经济发展,此外当地村民也流传着纸伞制作传统工艺,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纸伞制作并没有为村民们带来太多效益,因此有劳动能力的青年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在家里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自己手脚不方便、年纪大,不知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工作模式,这是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担忧。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为解决村民易就业、就近就业等问题,2015年,和谐村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扶贫车间,量身打造机械伞骨加工厂,让老人都可以轻松完成这项工作。

  和谐村驻村帮扶队队长赵建成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和谐村丰富的楠竹资源利用起来,村民们都有传统的手工制作伞骨的经验,我们就在讨论如何通过机械化加工,把难做的工序在厂里完成之后,再给贫困户去做。”

  2018年3月,量身定制的伞骨加工“扶贫车间”正式落地,以“村委+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进行产业扶贫。村“两委”、驻村帮扶队和公司免费组织贫困户进行机械加工伞骨技术培训,免费给贫困户购买小型竹制品加工机械。工艺简单,操作轻松,贫困户制好的伞骨公司按照每把0.5元的价格进行回收,真正让贫困户“零距离”就业、“零门槛”上手、“零投入”增收。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扶贫车间”为村里的困难群众创收150余万元。2019年,和谐村的这家伞骨加工“扶贫车间”还开进了中沙镇易地搬迁安置区,为13户安置区的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也被打造成湘乡市“扶贫车间”和“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基地”,获评全省“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优秀项目;2020年4月,获评全省2020年第一批示范性就业“扶贫车间”。

  和谐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把贫困户嵌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让一根根伞骨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助推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扶贫车间将继续升级技术,扩大规模,让过去田间劳作的农民变成了“上班族”,帮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生活富裕的目标。当地也逐渐形成“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方”的扶贫格局,用“小伞骨”撬动了“大扶贫”。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