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气象部门近年来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脱贫摘帽过程中“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独特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气象部门积极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助力解决因灾致贫返贫;创新气象服务有效供给形式,服务贫困地区现代农业生产。目前,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自动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达91.0%,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90%的乡镇,气象协理员覆盖98.2%的乡镇,气象信息员覆盖99.5%的行政村;为贫困地区近14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直通式”气象服务。10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可直接服务于贫困地区苹果、枸杞、设施农业等,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以“趋利”和“避害”为出发点,各地气象部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突出行业特色,抓住强化贫困地区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力点,纵深推进气象助力精准脱贫发展;将气象现代化建设与气象助力精准脱贫紧密结合,促使气象事业发展与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协同前进。目前,已组织完成832个贫困县的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价。
在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推动气象工作全面融入“一号工程”,确保气象助力精准脱贫工作与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大局同频共振;深化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全方位形成扶贫合力,推动气象扶贫工作提升效益。(牛彦元 王玫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