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赈灾
有温度的72小时
2017-07-04 09:36:20    慈善公益报

   ——“6·24”茂县山体垮塌救灾纪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 敬  综合报道)“连续的小雨就像在破碎的岩石上浇油一样,使得已经处于临界状态的岩石破碎,发生滑坡。”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分析道。他表示,从此次“6·24”四川茂县山体垮塌事故情况看,降雨正是诱发产生滑坡的关键原因。天灾虽无情人间却温暖。垮塌发生后,公安消防和武警官兵、交通施工和医疗救护人员等救援力量全力有序的开展救援工作,记者目睹了最紧张也是最温暖的救援72小时。

 

  消防官兵:手指流血不言放弃

 

  垮塌发生后,茂县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Ⅰ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消防官兵第一时间抵达灾害现场,但由于现场的巨石非常多,在挖掘机还未到之前,现场的官兵们焦急地用绳子绑住石块试图将石块拉出来。

 

  参加救援的泸州江阳南路消防中队副中队长李孟徽告诉记者,进入叠溪镇新磨村,映入眼帘的全是废墟、碎石,让人无法想象这里的前一天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村落。

 

  来自四川泸州的5名消防官兵是继阿坝支队之后先期到达的第二支救援力量,他们的任务就是第一时间展开搜救,尽可能找到生还者。但巨大的滑坡体掩埋了松坪沟河道和整个村庄,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要在这几千平方米的废墟中寻找到生命的迹象,可是现场情况看起来并不乐观。

 

  这么大的范围,要做到不留下一个角落,就只能展开地毯式排查。根据地形和现场情况判断,李孟徽决定让大家沿着垮塌范围的边缘,一圈一圈从外向内排查。搜寻过程中,他们不断看到被掩埋在石块下面的门窗、房梁,还有小孩的书本。“这些都是希望!”李孟徽告诉记者,每当发现这些,他们就会停止搜索,利用携带的工具搬开石块。但很多时候手里的工具根本用不上,几个人只能徒手搬开石块,手被磨破了,流出的血沾在石头上,可他们看也不看一眼继续搬运着。要坚持到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翻出来,确定废墟下面没有幸存者,才会往下一处继续搜寻。

 

  现场看到,为了探寻生命的迹象,搜救犬不停地在石堆间穿梭,不断俯下身子用鼻子嗅探,搜寻着埋藏在石堆之下的希望。长时间的连续搜寻,搜救犬也出现了体力透支,张大嘴巴不停喘着气;有一些搜救犬因过度劳累无法进食,还有一些直接累瘫在消防官兵的脚下。

 

  生命探测仪还在反复探测未发现生命迹象,“800万立方泥石,我恨我自己只有一双手!”心急如焚的搜救队员又急又气,禁不住悲痛落下了眼泪。

 

  夜色降临,昏暗的新磨村下起小雨,气温骤降,穿着单薄的战士们一个个冷得瑟瑟发抖。但是想到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命,他们顾不了那么多。戴上头灯,再依靠移动照明灯组的照射,继续在断壁颓垣间来回搜寻。随着天色渐晚,不少救援人员连续抢险已超过48小时,累到不行只能轮番躺在地上打个盹儿。

 

  远处的茂县县城,黑暗中闪烁着点点星光,众多自发而来的群众聚集在广场,点燃蜡烛为下落不明的同胞们祈福。

 

  医院: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

 

  垮塌现场是第一现场,接力生命的医院是第二救援现场。灾害发生后,茂县人民医院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医院包括人员、药品、病床、外援等方面都做足了准备,甚至为了方便及时转院,还专门调配了直升飞机。

 

  据茂县医院医护人员介绍,6月24日从早到晚,医护人员就在急诊科门口蹲守,随时和前方保持联系,时刻关注生命迹象的消息,“希望挖出来,有伤员来那更好啊。”但遗憾的是,除了因为给孩子喂奶逃生出来的一家3口外,后面没有一个伤员送过来。

 

  救援队队长、绵阳市三医院心理综合科副主任王荣科告诉记者,除了生命抢救,灾害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伤害不可忽视,甚至不低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愿逝者安息,生者能早日走出阴霾。由绵阳市三医院组建的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队、绵阳心理救援队是在茂县灾区开展心理救援的队伍之一。

 

  记者看到,王荣科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并制定了心理危机评估工作实施方法和标准,随后全面展开心理危机高危和重点人群的排查。在茂县叠溪镇小学的受灾害群众安置点,绵阳心理救援队队员通过挨个走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在王荣科的随诊中,有的受灾亲属表示,自己亲人的去世不仅让自己感到悲伤,而且晚上容易失眠惊醒,甚至闭眼就能再次看到灾难的现场;还有的亲属说,自己要接收好几个受灾孤儿,让自己本来就很艰苦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孤儿们未来的成长和生活问题让他们感到极大的心理压力。王荣科表示,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将为他们制定个体化心理疏导方案,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同时,救援队还将对当地的基层卫生工作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培训,在当地建立起一个长期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队伍。

 

  26日,在茂县叠溪镇沙子河坝旁,记者看到很多辆小货车改成的“餐车”,这是附近的餐馆店主自己改装的“餐车”,里面装满了要为救援人员与群众送去的免费饭菜和牵挂的爱。

 

  餐车内几个大盆里分别装着胡萝卜烧牛肉、红烧豆腐等热菜,旁边是蒸满白米饭的方形大蒸盘。一位身着羌族服装的大姐告诉记者,我们得知受灾消息后,他们便开始准备伙食。“24日早上10时左右,我们就给现场的救援人员免费送去了第一餐饭。中午又去了一趟,去的时候现场非常忙碌。”

 

  当天下午,他们又准备了100-200人的伙食,“我们也想为受灾老乡做点事。”

 

  由于交通管制,在距事故现场8公里左右的路段,餐车被堵在了路上。“如果进不去,就把这些饭菜分给路上的救援人员,他们也辛苦。”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