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万人口的博望镇,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镇、农业大镇,虽不是贫困乡镇,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总量也不是小数。全镇共有贫困户1529户,计2595人,扶贫任务较重。全镇各级各届人大代表共有138名,有一心为民的领导干部,有乐于奉献的普通党员,有事业腾达的企业家,也有平凡岗位的个体户、教师、医生等,在镇人大主席团的倡导下,积极响应县人大常委会“我为精准扶贫献良策、做贡献”的号召,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冲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勤政为民、勇于担当的先进人大代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奉献者之歌。
全镇109名镇人大代表、27名县人大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每人分包5户贫困户,共计680户,835人。广大代表按照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逐条认真落实。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所有包村包户人员不辞辛苦,走村串户,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认真筛查,严格把关。市人大代表、前荒村支部书记徐运芝在政策面前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一亲戚私下找她想当贫困户,徐运芝当面给他进行家庭收支算账,与左邻右舍对比,进行耐心劝说,最后做通这位亲戚思想工作,不再争要贫困户名额,前荒村的贫困户识别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下派到博望镇参加扶贫的县人大代表、县委办主任侯磊,分包皮庄村5户贫困户,侯主任一户一户地挨家走访慰问,每到一户总是与户主促膝谈心,问寒问暖,逐户核实家庭状况,查准致贫原因,结合每个家庭实际,理出思路,确定脱贫计划,制定脱贫措施。贫困户田文章老汉,家庭3口人,妻子脑萎缩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吃药,儿子在上大学,经济拮据,生活十分困难。侯主任入户后,送来了生活必须品,送来了电视电扇,院落的地面进行了水泥硬化,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又根据田老汉原有养羊的经验,帮助协调到户增收资金,鼓励他重操旧业。除此之外,积极争取金融产业小额贷款项目、光伏产业项目和医保、农业保险等扶贫政策,待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田老汉一家的生产生活状况将彻底改变,贫困的帽子也将会彻底甩掉。田老汉拉着侯磊主任的手,一行行热泪扑簌簌掉下来。
扶贫工作中,档卡的填写,不仅是工作痕迹的体现,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档卡的准确填写是扶贫工作精准的体现,是扶贫计划的标志,是责任心的检验,是让人心服的依据,更是扎实扶贫的誓言。因此,在档卡填写上是精而又精,准而又准,填写档卡的过程,也是扶贫工作的升华过程。对此,每位参加扶贫的人大代表,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逐户核查,逐笔算账,逐字推敲,力争不漏项、不错填、不马虎、不涂改。镇人大代表、管理区书记刘金甫除了要负责本人分包的5户贫困户外,管理区辖8个村,215户贫困户的档卡资料他都要过目、审核,连续一个月的紧张工作,档卡填写好了,他却累倒了,医院里输液吃药的半个多月里,扶贫工作时刻萦绕心头,资料随身携带在病床上。
除了走村串户搞家访,还有大量的内业资料,镇扶贫办室内资料整理、完善、上报任务繁重,3名工作人员,“5+2”、白加黑是家常便饭。镇人大代表、党委副书记刘洪海负责全镇扶贫工作,春节以后没过一个星期天,走遍了全镇51个行政村,亲自指导各村的扶贫工作,病了把药带在身上,轻伤不下火线。县人大代表、镇扶贫办主任陈向阳,镇人大代表、扶贫办副主任刘军梅严把资料关,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审核上报数据,对一些不符合贫困户条件又情绪激动的来访者,耐心做思想工作,认真核算家庭收入,把“两不愁三保证”、“五不五有”、“六个一”、“三个零差错”、“三个明显提高”挂在嘴上,装在心里,落实在工作上。
经过广大包村干部一年多的辛勤工作,博望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南阳市脱贫攻坚整改工作核查检查中,总体工作位居全县17个乡、镇、办第四名。面对取得的成绩,县人大代表、镇长娄桂献说:成绩仅代表过去,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人大代表是群众的贴心人、是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队员!
方城县博望镇人大主席团 张学豪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