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泊 伟)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他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根据中央的统筹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行动。贫困群众衷心拥护,不少地区摘掉了贫困帽子,更可喜的是,脱贫攻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的助推器。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5日在“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脱贫摘帽”的过程中,要避免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做到真正脱贫。“脱贫摘帽”国家有相关办法,一个贫困县要“摘帽”,贫困人口必须降低到农村人口总数的2%以下。井冈山最近已经公布了“脱贫摘帽”成果,井冈山的“摘帽”,通过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也对老百姓进行了大规模抽查,必须得到90%以上的老百姓认可。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也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脱贫以后,在脱贫攻坚期内,无论是贫困县“摘帽”还是贫困村“摘帽”,脱贫攻坚期内扶贫的政策不变,老百姓享受的一些政策也基本不变,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成果,保证脱贫的质量,防止返贫。
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表示,现在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实际上也对拉动内需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脱贫攻坚不是负担,脱贫攻坚也是经济增长重要的一个点。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分析,扶贫开发和拉动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扶贫开发工作搞好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既能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又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
有专家指出,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源都很丰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国家旅游局调研,我国12.8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中,约1/3的村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和条件,这些村中有一半贫困人口可以参与进来实现脱贫致富。这些年,很多贫困村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很好带动了当地土特产、手工艺品的销售,很多贫困户还从事旅游接待,大量贫困户顺利脱贫。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博士董成武认为,作为产业扶贫的一部分,旅游扶贫所取得的成果很好地印证了扶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切实可行的。
责任编辑:bj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