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万盏路灯 照亮百村 —— 河南启动“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
2022-09-05 10:05:1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武莞青 胡慧敏 本报记者 王杰)“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是在河南省委网信办、省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由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郑州慈善总会、新浪河南共同组织实施,旨在为乡村捐赠安装太阳能路灯,以改善农村夜间照明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公益项目。


图为“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路灯捐赠移交仪式现场


图为“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施工安装现场

  项目计划用3-4年时间,为河南省缺少夜间照明基础设施的100个行政村捐赠太阳能路灯约1万盏。重点向丘陵山区农村和“7·20洪灾”受灾乡村开展。

  有了路灯,晚上出来散步也安全了,再也不会一到晚上就“两眼一抹黑”,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啊!村民这样表达激动的心情。可以想象,村里没有安装路灯时,乡亲们夜间出行很是不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了路灯后,三三两两的村民可以在晚饭后惬意地走在乡间小道,晚归时少了安全隐患,将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好。

  8月27日,由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郑州慈善总会、新浪河南联合主办的“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路灯捐赠移交仪式在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举行。

  当天,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创会荣誉主席张世军、高级顾问朱昆明,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省委网信办、省委编办、省残联、省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领导,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市长张东辉等领导,以及巩义市有关部门、小关镇、康店镇负责同志和受助村代表共同参加。

多方用心 光亮乡村

  据悉,今年是“曙光行动·光亮乡村”项目启动的第一年,首先在巩义市南部山区开展试点。本次共为两个行政村安装路灯173盏,其中小关镇南岭新村108盏,康店镇杨岭村65盏,所捐路灯的施工、安装交付及后续5年内质保服务全部免费,共惠及两个行政村1200余户4442名村民。目前,项目捐赠路灯已全部安装、验收完毕,村民夜晚活动、出行照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备受欢迎。

  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高级顾问朱昆明主持本次活动。巩义市委书记袁聚平诚挚欢迎和感谢大家来到巩义,助力巩义乡村振兴。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主席刘更申介绍了目前项目建设相关情况。

助力振兴 乡村变化

  “这次捐赠的路灯,如同给我们这个山村戴上了一条美丽的项链,带来了真切的光明、温暖,使所有村民看到了真情善意。我们将会管理维护好路灯,让这份光明长久地发挥效能,让村民长久受益。”捐赠现场,小关镇南岭新村支部书记李国振如是说。

  据悉,南岭新村作为省级脱贫村,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的帮扶下,村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世军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好各级党委政府乡村振兴工作大局,联合社会各界各方面公益力量,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把“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组织好、实施好、宣传好,为“出彩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试点启示 增进真情

  现场,为巩义市康店镇杨岭村“幸福家园试点村”揭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村(社区)共建,为乡村振兴汇聚慈善力量。

  郑州慈善总会姚待献会长谈到,“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增进了慈善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感情,也用慈善力量补充农村发展中的短板。下一步,要推广试点经验;希望社会各界融入,合力支持;生产厂家及施工单位要精益求精,确保品质;乡村做好维护,确保项目给村民带来效益;大家团结同心,一起为乡村送去光明,助力乡村振兴。

  据现场交流,“曙光行动·光亮乡村”项目是一项惠民善政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公益慈善事业。通过这两个村的试点也得到有益启示,一是公益慈善组织在资金使用上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是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为民办实事的成功实践;二是传播慈善文化多了一个有效方式。

融合于光 照亮前方

  “曙光行动·光亮乡村”公益项目已在腾讯公益、微公益、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均可通过以上平台捐赠,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爱心企业也可赞助冠名该项目,将企业的发展同乡村的振兴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灯,意味着光明,每一盏灯都如同夜空中的星,那是灯光,更是星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当慈爱与智慧融为一体,无穷的智慧便可显现。虽然中原大地入秋后渐渐微凉,而且当天还下着小雨,但这都挡不住慈善者的步伐……

本组图片由王向前提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