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慈善会慈善工作巡礼·品牌项目
当阳光照进病房
—— 记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新阳光病房学校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陈峰)目前,我国长期住院大病儿童的教育仍然存在空白。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这些孩子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以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白血病为例,其中70%-80%的患儿会被治愈,回归社会。
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为长期住院大病儿童开展辅导课程教育
儿童癌症的一般治疗年限为2至3年,有的甚至长达5年。治疗期间,长期的无法出勤和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导致这部分儿童无法与同龄人一样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中国9年义务教育涵盖所有健康儿童,也设立了各种特殊教育学校让残疾儿童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然而,长期住院的癌症患儿不属于“残疾儿童”,这些孩子的教育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改善长期住院儿童教育缺失和发展性服务缺失的情况,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参考国内外经验,整合教育、医疗、社会工作、心理等相关领域知识与资源,于2012年开始实施“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项目搭建了医院内或医院附近的类学校教学场所(除菌消毒),开展针对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的艺术、健康等五大门类课程、文化课程、一对一辅导课程。由专职社工、老师运用游戏、文化课、活动课等多样化的形式,帮助患儿保持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为患者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新阳光病房学校的目标和意义正是保障患儿也能享受到课堂教育。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