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记中国建设银行“刘艳快线·公益情牵”品牌项目
“刘艳快线·公益情牵”服务团队在劳动者港湾里开展新春送春联、送祝福活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刘艳快线·公益情牵”是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刘艳快线”的公益子品牌。该品牌项目秉持赋能社会、赋能大众和深入践行“三带一融合”理念,目前已形成“学雷锋”系列活动、“学英雄、见行动”系列活动、特色劳动者港湾、特色文化主题活动以及线上云讲堂五大创新特色公益模块,努力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落到实处,体现“以心相交、成其久远”的企业文化。
公益结合新金融 银医携手纾痛点
“做百姓心坎里的好公益”是“刘艳快线”全国金融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心声,因此“发现并解决社会痛点问题”便成了“刘艳快线”团队公益事业的主旨。“学雷锋”是“刘艳快线”团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持续合作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活动之初,“刘艳快线”团队抓住301医院就诊信息化改革的有利时机,率先在301医院推出了就医“一卡通”模式。“一卡通”使用患者本人的建行卡作为就诊卡,可实现在建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院内自助设备等渠道预约挂号,自助缴纳诊疗费用、打印发票等功能。该模式极大地解决了患者挂号难的问题,受到医院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实现了银行、医院、患者的三方共赢。随后,“刘艳快线”团队持续创新在“一卡通”基础上进行全新升级,成功开发了依托微信的移动就医平台“快诊通”。“快诊通”银医融合模式,为银行同其他业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先后有100余家系统内外的银行、医院前来学习。
此后,北京市分行营业部还作为独家金融机构参与301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线工作,在前端专线外联和交费收单业务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微信客户端建行卡、银联卡、微信支付三种支付方式的聚合。通过301医院微信公众号,患者可实现远程预约、扫码报到、微信缴费、实时查询、无间隔就诊,是“互联网+”时代医疗模式的有效实践,给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缓解了就医难的社会痛点问题。
从“一卡通”“快诊通”到301医院微信公众号,“刘艳快线”与301医院合作开展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已组织十余年。2017年,“刘艳快线”“学雷锋”获得建行总行“十佳公益案例”奖,目前“学雷锋”系列活动持续为更加便捷的就诊咨询提供帮助。
因地制宜做公益 多样形式传温情
“公益基地”暖心劳动者港湾。营业部下辖兴融支行建设全功能、旗舰型“劳动者港湾”,着力打造“公益基地”。去年春节前夕,“刘艳快线·公益情牵”服务团队在兴融支行劳动者港湾里,开展了以“港湾暖洋洋,新年新气象”为主题的新春送春联、送祝福活动。
“导诊有咨询、就诊可挂号”银医特色劳动者港湾。分行营业部下辖西四环支行和五棵松储蓄所依托地处301医院院内的优势,建设“导诊有咨询、就诊可挂号”银医特色劳动者港湾,提供导诊、导医、挂号咨询服务。用坚守和付出诠释着“有温度、有温情”的劳动者港湾特色服务。
“走出去”建设“车轮上的港湾”。分行营业部下辖营业结算部和金融街储蓄所位于总分行大楼内部,根据自身条件创新方式“走出去”建港湾,“车轮上的港湾”走进养老院、走进街头巷尾服务孤寡老人和户外工作者。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和户外工作者送上水果和牛奶等慰问品,还从资金安全的角度为老年人及在场的老人子女宣讲防范金融诈骗、反假币的几种方法。由于“走出去”建港湾“车轮上的港湾”的成功实施,分行营业部获得广内街道2018年度“红墙同心”五星级单位荣誉称号,以及“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从需求出发,倾力打造“传精神、会思考、动真情、讲知识、有温度”的公益文化。建行北京市分行营业部“刘艳快线·公益情牵”品牌怀揣对服务与奉献的热忱,“刘艳快线·公益情牵”劳模志愿服务团队从痛点着手,使“刘艳快线”成为银医合作的典范,将便民惠民的公益精神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