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福建省慈善总会“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项目
2020-11-23 00:01:00    慈善公益报

将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 福建省慈善总会“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项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希金)为增进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福建省慈善总会自2013年起,携手各市、县慈善总会,省人民医院及相关新闻单位,先后赴罗源、福鼎、上杭、松溪、福清、长乐、长泰、莆田南日岛、永春、顺昌、漳浦、诏安、浦城等20多个县(市、区)开展“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为近万名60-75岁农村贫困老人免费提供全身体检,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作为福建省慈善总会一项服务基层、广接地气、备受欢迎的活动,“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活动从项目构想到贯彻落实,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省慈善总会的精心浇灌和大力培植。福建省慈善总会会长叶家松不仅提出并决策,还亲自为福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撰写文章,点赞叫好。叶家松会长还与艾国清常务副会长、范碧云副会长等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开展宣传调研,与有关部门商谈具体活动事宜,争取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更多支持。面对这项涉及面大、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的活动,省慈善总会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事项,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准备有关文字材料,积极协调相关医疗单位,要求体检医疗单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福建省人民医院等体检医疗单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因地制宜,针对沿海、山区老年人患甲状腺、骨质疏松、高血压等疾病较多的现象,专门定制了适合福建农村地区的“健康体检套餐”,并组建了由临床科室、化验、B超、心超室等科室技术骨干组成的体检队伍,调用全院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并指定专人进行协调联络,确保“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体检活动真正做到将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当地的党委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也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认真积极做好部署工作,专门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具体事项,强调分工合作、主动作为、安全第一的主导思想,并指示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前活动,把这件惠民大事办实、办好。

  在活动开展中,省、市、县慈善总会各方力量既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又分工不分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体检任务,将最优质、周到、全面的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一是选点科学。体检点尽量选择在便于体检者聚集,道路顺畅,可供义诊室(应急救护室)、抽血室、彩超室、眼检室、心电图室、尿检室(即临近有卫生间)等场所。为保证体检活动顺利实施,体检点均需提前半天进行现场安排,体检医院、卫生部门、体检点所在乡镇等相关单位部门通力合作,不辞劳苦,积极作为,为活动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是明确对象。省慈善总会首先下达了体检人数和人员条件,明确具备的条件是:60岁至75岁左右的,孤寡、五保、低保、特困的,生活自理、神志清楚、走动方便的,而且要经本人同意的老人。在摸底过程中,对于想参加体检但不符合条件的老人,有关乡镇做了大量的工作,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和协调,从而避免了非贫困老人、高龄老人、重病老人以及精神疾病老人参加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确保了体检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是热情服务。针对本次活动受检人员多、范围广的特点,作为协办单位的省人民医院专门抽调了30多名爱心医护人员,安排了9米长的大型体检车,配备了价值上百万元的体检仪器设备,为贫困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体检服务。由于抽取的血样要在两小时内进行检测,所以每天在抽血项目结束后,还紧急安排专人携带血样及时返榕进行血样检测。考虑到参加体检的老人年纪较大、行为不便,且又是第一次参加全身体检,各有关部门还特意抽调乡镇卫生所的医护人员或义工组成爱心志愿者队伍,在体检现场为体检老人进行耐心的引导和热情地帮扶。对于住地不便的老人,村委会还特别派出专车接送他们顺利参加体检。体检活动结束后,体检所在乡镇还热情地为受检群众提供牛奶、包子、鸡蛋、矿泉水等食物。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受检群众的心田,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的赞许和好评。省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感叹:“这是我参加过秩序最好、服务最周到、体检最全面的一次义诊。”

  “慈善健康快车进乡村”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既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免费服务,又倡导和推行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基层、进乡村,更以此促进了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