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托起明天的太阳——陕西关爱儿童项目透视
2019-12-25 10:13:15    慈善公益报

 托起明天的太阳

——陕西关爱儿童项目透视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陕西省慈善协会从2012年开始实施关爱儿童系列项目,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项目形态

      陕西省慈善协会关爱儿童项目分为三种类型。
      儿童之家:从2016年开始,陕西按照中华慈善总会的部署,在全国率先实施“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项目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乡镇、社区,按统一标准设立绘本馆、心灵屋、亲情角等功能区域,通过绘本阅读、课业辅导、亲情连线、康体娱乐,帮助儿童开阔视野、心灵慰藉、健康成长。四年共筹措资金2560万元,建儿童之家154个,关爱儿童23100名。
慈善筑巢:慈善筑巢是针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在校内建一个“巢”,“巢”内设有餐厅、宿舍、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主要解决留守儿童在校食宿和课后的教育问题。每个“巢”有老师担任“爱心妈妈”“亲情爸爸”,由省慈善协会捐助5万元购买设施。项目从2012年开始实施,累计募集善款1991万元,为全省12个市区慈善筑“巢”349个,关爱儿童102850名。
关爱花蕾:从2012年开始,省慈善协会面向贫困县幼儿园实施“书送未来”“有乐童享”“健康成长”的关爱花蕾项目,捐助5万元购买儿童读物,设立图书角;建设益智、游戏类设施;提供厨具、餐具和药品存储,累计投入善款110万元,实施项目22个,受益儿童3300余名。
      陕西关爱儿童项目实施四年来,省慈善协会募集4661万元,加上市县慈善会自筹,共计8000余万元。

项目实施

      陕西“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的落地氛围八个方面内容。
顶层设计:按“不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家、失爱、失教,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确立了“党政领导、慈善推动、以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关爱机制,构建了学校、乡镇、社区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
四级联动:省、市、县、学校(社区)四级联动,省慈善协会审批项目、拨付资金、检查指导;市慈善会审核推荐项目、监督项目实施;县慈善会申报项目、落实校、点、采购物资;项目学校具体实施关爱活动。
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省慈善协会与团省委、关工委、省妇联密切合作,联合发布了“关爱儿童宣言”。市县慈善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了“学校建家、校外托管”的关爱模式,全省有近千个民办托管机构,关爱留守儿童5万余名。
      标准建家:省慈善协会提出了“五有、五落实”的标准:有组织,有领导,落实分管校长、专职辅导员;有活动场所,落实安全达标条件;有关爱设施,落实心灵屋、绘本馆、亲情连线硬件;有教学教育计划,落实关爱活动课程、时间;有管理规章制度,落实监管责任,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关爱档案和联系卡。
      培训赋能:省慈善协会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世界宣明会合作,对各项目负责人、儿童之家管理员、志愿者辅导员进行赋能培训,四年累计培训1848人次。
      规范运行:儿童项目运行实行五化、五统一标准。设施标准化,统一关爱功能模式;辅导专业化,统一选用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辅导;教学规范化,统一教材、关爱设施;标识标准化,统一制作项目标牌;关爱专业化,统一培训关爱工作人员。
      网络管理:省慈善协会自主研发了项目软件管理系统,实现了关爱儿童项目在网上申报审核、搜索查询、活动展示;依靠智能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考核激励:省慈善协会对关爱项目实行月上报、季通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评优的激励机制,实行动态化管理;并委托第三方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通报激励。

关爱模式

      在项目实施中,呈现出三个管理模式。  
      安康特色:安康市石泉县是地处秦巴山区的贫困县。全县留守儿童5423人。经过多年实践的探索,该县建立了“政府统筹、慈善推动、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学校、乡镇、社区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目前已在11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和初中建起了26个校内儿童之家,在乡镇、村委会建起了11个校外儿童之家,在社区建设了7个托管中心。
铜川做法:铜川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召集关工委、慈善协会研究资金筹措办法,制定关爱方案。建立了“政府推动、慈善实施、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校为点,辐射社区”的关爱模式。
对三年级以上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建立“儿童之家”或“慈善筑巢”,设立亲情电话、心灵驿站、文体活动区,并解决在校食宿条件。对三年级以下的留守儿童在学校周边的幼儿园设立托管中心,托管中心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在公安派出所备案,有食品安全许可证。这种以点带面辐射和规范化运作的关爱模式,覆盖了3-13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
      蓝田经验:由中华慈善总会、全球联合之路资助的蓝田县向阳学校儿童之家关爱工作独树一帜。
      该校留守儿童367人,学校从有限的校舍中挤出场地设立了绘本馆、心灵屋、亲情角功能区,设亲情电话3部、电脑3台、购置图书2万余册,学校建立了儿童之家的各种管理制度。在关爱工作中开展了“阳光伴我成长、爱心助梦飞翔”为主题的关爱活动。
      探索是艰辛的,但关爱工作仍在路上,目前全省仍有26万留守困境儿童需要关爱,陕西慈善人将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开创关爱工作新局面!(赵浩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