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近日,一直苦于缺少名分的省内爱心粥运营团队,终于如愿以偿——郑州市民政局颁发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郑州市联方爱心粥互助中心依法设立,“免费爱心粥”有了慈善执照。
据了解,郑州的爱心粥店,最早由今年68岁的蒋爱荣老人于2013年10月8日在经三路黄家庵村内设立,最后搬迁至东风路,条件逐渐变好。目前在河南省内外已成立了100多家店面,专门为环卫工、保洁员、农民工、流浪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残疾人提供免费早餐,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个草根公益项目,已发展成为河南公益事业的一个著名品牌。
“运作‘免费爱心粥’5个年头,说实话,有挫折,但更多的是越来越大的干劲,大家也都积累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经验。除了各个店面的厨师有微薄的补贴外,所有志愿人员没有一分钱工资。”已为“免费爱心粥”做了三四年志愿服务的王瑞瑞说。
“做善开心,行善无忧,行善快乐,这是我们的信念,我们都是行善者。”王瑞瑞说,从事这项事业,是受她的妈妈感召,现在她的公公、婆婆在许昌也开设了爱心粥屋,可以说是全家人都在从事这项公益事业。
王瑞瑞的观点,同在爱心粥屋服务多年的厨师袁雪十分认同。这位46岁的家庭主妇,无论天气再恶劣,总是坚持凌晨按时到岗,每月只拿1800元的补贴。
“人活一辈子,钱很重要,但不能只是为了钱。在爱心粥屋工作,我的心态好了,孩子、家人对善的理解也都更深刻了,夫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也都融洽多了,这是我很大的收获,感恩爱心粥。”袁雪说。
按照袁雪的说法,与她们这样有共同理念的团队成员还有很多,也正是基于对这种草根公益、朴素公益的价值认同,团队逐年壮大,店铺越开越多,从省会、省辖市、县,再到乡镇、省外,可谓遍地开花,呈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免费爱心粥”全国店面总数接近210家。
作为郑州“免费爱心粥”的创始人、总负责人,今年60岁的王全华表示,他们的运营团队获颁登记证书,一方面代表着政府有关方面对他们团队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各界对他们的鞭策。
“对我们‘免费爱心粥’运营团队来说,这是一件大事,也有里程碑意义。”王全华说,之前郑州爱心粥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一直没有合法的名分,师出无名,在对外拓展、交流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制约着“免费爱心粥”这项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现在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了。”
郑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民非科有关人士受访时表示,此次他们给“免费爱心粥”团队颁发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充分考虑到了这支团队的特殊性,也希望这个团队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和积极意义。
夙愿得以实现,让郑州爱心粥运营团队欢欣鼓舞,但在王全华眼里,需要他们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郑州机构的成立,只是一个起点,是我们持证经营时代的开始。下一步,我们计划成立全省的运营机构,乃至全国性的运营机构。”王全华说,从事该事业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寻找长久发展的出路,目前基本一致的目标是成立全国性的爱心粥基金会,更加规范运作。
据王全华透露,这种设想,他们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也希望尽快得到政府相关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免费爱心粥’这个河南的公益项目,已经广为人知,成为河南人、中原人的公益品牌,我们应该集思广益,把它擦得更亮,让更多的草根人群受益。”他说。( 李 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