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中山四个试点全民公益园投入运营 打造三级联动社会服务体系
2015-12-30 15:21:16    南方日报

   孤寡老人在社工人员的指引下动手制作塑料花、残疾人员在医生的辅导下免费接受各种康复治疗……步入古镇全民公益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述场景随处可见。该镇通过全民公益园,把分散的公共服务相对集中起来,让社会弱势群体均能享受相关服务。

 
  “这是真正能走进百姓心里的工程。”中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雷彪29日在全民公益园推广工作现场会上说。笔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市四个试点镇区全民公益园均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陆续投入运行,明年中山将继续推进4—5个镇区建设全民公益园。
 
  推进公共服务集聚
 
  在古镇全民公益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里,雷彪对着视频中正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招了招手,老人看到后马上挥手示意。“这个非常先进。”雷彪亲自体验后发出感叹。
 
  这个场景源于古镇在全民公益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引入线上服务平台。该平台会聚了医疗、家政、社工等多个机构。有需要的老人可借助这个平台,通过点击选择“下单”,社会服务中心便会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此外,接受服务的老人还可通过视频,与居家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沟通。
 
  全民公益园建设是中山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生动实践。古镇全民公益园就把分散的公共服务,如居家养老、社区教育、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社工服务等相对集中起来,产生集聚效应,这也是中山推动全民公益园建设的目的之一。
 
  据悉,镇区全民公益园建设为2015年中山市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项目。目前,东区、小榄、古镇、坦洲四个试点镇区全民公益园均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陆续投入运行。
 
  众筹解决经费难题
 
  对于全民公益园来讲,未来发展的难点和挑战,在于如何更好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全民公益园能稳定持续运行。雷彪指出,全民公益园可借助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这方面,小榄的全民公益园建设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在小榄全民公益园上二楼的楼梯墙壁上,留有无数手印,这些手印既美化了该公益园的室内环境,也让该公益园发动的创意项目参与者——“创益堡”的“堡主”倍感自豪。
 
  原来,小榄全民公益园举行众筹“创益堡”活动,社会人士只要捐出500元,便可成为“创益堡”的堡主,不仅可以在墙上留下手印,还可免费使用公益园场地一次。据悉,当前该公益园通过众筹的方式,10天筹集善款26万多元,共有525名“堡主”为“创益堡”建设出谋献策。
 
  其实,小榄的全民公益园建设处处体现了“全民”的理念。如全民公益园建设的200万元资金中,便有30多万元来源于社会募集资金;该公益园开展“屯粮计划”活动,共有536名“粮友”共建天空图书馆等。“全民公益园要取得持续发展,经费运作是个难题,这种做法更具可复制性。”市社工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全民公益园建设已产生示范效应
 
  当前,中山许多社区均建设有社会服务中心,但因为缺乏镇区指导和提供必要的资源链接,更多是为群众提供行政服务,在社会服务方面仍有待提高。对此雷彪指出,全民公益园要为社区社会服务和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平台。
 
  这方面,小榄早已先行先试。为扩大公益服务覆盖面,小榄镇2015年已有9个社区相继启动建设社区公益平台,2016年将实现15个社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中山将通过不断探索和分阶段建设,逐渐形成以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为龙头,镇区全民公益园为枢纽平台,辐射、延伸到村居、厂企的市镇村三级联动社会服务体系。
 
  当前,中山全民公益园建设已产生示范效应。今年下半年,南区启动了全民公益园的兴建,预计2016年春节前后投入运行。据有关人员透露,明年中山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4—5个镇区建设全民公益园。(林晓琼 陈迎迪)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