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
开启慢性病防控 为健康而战
2017-04-26 14:01:3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泊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慢性病防控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慢病防控工作作出了纲领性规划。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慢性病综合预防控计划研讨会上了解到,为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各地积极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把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筑起了百姓健康的层层防线。
 
  早发现 早预防
 
  “我今年74岁,得高血压已经10多年了,什么降压药都吃过,原来以为这种慢性病就只能靠药物来维持,去年在县医院做慢性病健康筛查时,医生根据我的病史和情况,帮我做了一个健康规划,我配合着医生的要求,坚持到了现在,目前我的血压已经慢慢降下来,服药量也在逐渐减少。”来自河北省巨鹿县的任福华老人告诉记者。
 
  作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巨鹿县,长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一直探索防控慢性病的有效途径,巨鹿县人大副主任吉存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巨鹿慢性病综合防控计划工作在是以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试点,目前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巨鹿县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出具的两次调理报告显示,参与防控计划的高血压患者的停药率已经达到了92%。”
 
  在慢性病综合预防控计划研讨会上,巨鹿县医院院长吉增良告诉记者:“得了慢性病以后,有些人觉得好像对自己基本生活影响不大而迟迟不去医院规范诊疗,有些人却病急乱投医,没能得到科学指导和恰当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延误和治疗困难。为此,巨鹿县慢性病综合防控计划工作在一开始就对全县展开了全方位的健康筛查,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制定出健康管理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郑超强表示,慢性病可防可控,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是最有效,最常规的做法,在科学知识指导下的严格自我管理是有效防治慢病的重要因素。
 
  加强健康教育
 
  延安的文先生是从事工程项目的负责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有各种应酬,久而久之,各种慢性疾病缠身,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个子不高,其他指标都高,每天都感到头晕,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医师张永莉告诉记者:“文先生是延安慢性病综合防控计划工作启动以来第一批筛查出来的对象,为此,我们专门为他做了一系列的方案,包括从饮食菜单,要求他严格戒酒,每天吃我们给他配比的主食,每天让他坚持走路15-20分钟等内容,通过40天的监测,从最新的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血糖值从原来的7.2,下到到现在的4.8-5.3。血压也趋于正常,对药物的依赖也大大减少。”
 
  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中十分重要,“健康教育要做到全面,健康管理当中要建立档案,了解清楚情况,哪些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要在哪些方面改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用生活方式解决及预防慢性病”,逯博士健康管理计划创始人逯明福说。
 
  加强医防协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是医生,10%是社会因素,8%是医疗条件,就是医疗只占8%。中国健康扶贫基金会理事长朱定良认为,要实现《规划》中强调“2020年和2025年,30岁-70岁的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疾病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的下降比2015年下降10%,一个下降20%”的目标,应加强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控制,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加强医防协同,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针对《规划》中所提出的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贯穿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世界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大会执行主席曾伟华表示,创新和丰富预防方式十分重要,贯彻零级预防理念,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责任编辑:b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