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志愿者上街宣传文明创建。
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徐园连)提供法律援助、搭建信息平台、圆旅游梦想……在惠州近38万名注册志愿者队伍中,有一支近4万人的行业注册志愿者队伍,他们利用各自的行业优势助力惠州公益事业发展。为规范行业志愿服务发展,《惠州市行业志愿服务标准化暂行办法》日前出台,对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服务原则、组织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项目、服务要求及服务流程作出进一步规定。
《办法》提出,至2018年,全市行业注册志愿者人数占行业从业人员总人数的20%以上,行业注册志愿者年人均志愿服务时数达到50小时以上,形成“服务多元、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的行业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使行业志愿服务成为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补充、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办法》提出了行业志愿服务常态化标准,如各行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均可牵头成立行业志愿服务组织,并应建立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培育志愿服务项目,畅通本行业志愿服务供需渠道,在重大节假日前后集中开展便民服务、爱心探访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行“行业志愿服务组织+社区”结对联动方式,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党工+社工+志愿者”半小时服务圈;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岗”活动,引导行业党员到社区报到认岗;利用“集中上岗服务日”和业余时间,积极开展专业性志愿服务。
行业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项目也有标准,如针对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开展本行业的专业志愿服务;针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宣传文明行为规范、劝导不文明言行等志愿服务;与社区结对,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扶贫济困、居家养老、扶残助残、幼儿托管、青少年帮教及微慈善等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激励志愿者,《办法》提出建立行业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志愿者嘉许制度,志愿者可以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适度换取一定的行业服务、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