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救援
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社区奏响志愿者服务之歌
2015-09-09 15:11:21    中国日报网

   (杨海全、通讯员黄涛)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现有志愿者55人,服务队下设义教队、宣传队,环保队和服务队,按其各自的特长和职能,对社区内困难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几年来,这支志愿服务队奔波于各个楼宇之间,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和热情为社区困难家庭解决了诸多生活上、生产上的实际难题。


  健全工作机制 实现管理规范化

  为了实现志愿者与服务项目的顺利对接,提升志愿服务效果,2010年以来,七星农场社区建立了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团委书记具体负责,各居民委书记任成员的社区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在五个居民委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机构,为志愿服务规范有序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了推动社区志愿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七星农场社区结合实际,着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一是统一社区志愿者标识。七星农场社区为志愿者服务队制作了队旗,为每名志愿者发放小红帽,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服务登记制度。七星农场社区统一制作志愿者活动记录本,对志愿者每一次集中服务活动的地点、内容等做好详细的记录。三是定期会议制度。每月由社区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志愿者队伍工作开展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研究下一步工作。四是表彰激励制度。对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志愿者,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奖。

  合理分配力量 提升志愿服务效果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七星农场社区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调配,将社区志愿者按照自身意愿和特长分为4个服务小分队(义教队、宣传队、环保队和服务队)的大型服务队伍,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这个服务队的4个小分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不同,目标却是相同的,就是更好地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好务、做好事,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7月26日,七星农场社区宣传小分队头戴小红帽走向文化广场,对过往居民发放居家安全防范宣传单,不顾炎炎烈日,耐心向居民讲解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技巧,并现场演示灭火器的有效使用方法,增强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像这种宣传活动在七星农场社区每年都有10余次,义务宣传小分队利用一期文艺广场、人口经常聚集区域,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载体积极开展居家安全、疾病预防等宣传活动。义务教育服务小分队的成员大多数是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利用社区道德讲堂、职工书屋、居民活动中心等教育阵地对居民进行综合教育。义务环保小分队成员大多都是退休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他们对社区的环境进行义务清扫,发现地上有垃圾的时候会主动捡起,发现有居民随地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的,他们也会及时进行制止,他们还定期入户进行环保理念宣传,利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居民,使社区居民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现在的七星农场社区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深受居民的喜爱。义务服务小分队成员通过入户帮助社区弱势群体,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捐赠衣服、日常用品的形式为社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七星农场社区残疾人256户,义务服务小分队成员利用周末休息日分片包户,主动上门,陪他们聊天解闷,给他们打扫卫生。同时,义务服务小分队还对困难家庭进行技术培训、创业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水平。迄今为止,这个小分队已经组织志愿服务260余次,捐赠物品和衣物200余件。

  发扬志愿精神 营造美好明天

  在近几年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七星农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始终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自愿参与”的服务原则,切实解决了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今年8月25日,七星农场社区组织服务小分队来到居民活动中心,义务为13位老年人进行理发,并为25位老年人进行血压测量,老年人拍手称赞。他们乐于助人、任劳任怨,甘愿为居民义务奉献自己的辛勤汗水,哪里需要帮助,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孤寡老人的下水道堵了,他们帮忙联系疏通。无劳动能力老人家的玻璃该擦了,他们主动去擦干净。下大雪,老人病了买不了药,打电话给志愿者,他们会冒雪把药送到他们手里,为老人义务理发、陪老人聊天都是他们的服务内容。刘振国老人无儿无女,生活相当艰苦,有一次下楼时不小心摔坏了腿,志愿者们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去老人家中了解情况,同时为老人家送去了日用品、被褥等物品,每逢节假日,志愿者们还到老人家中为老人读报、哄老人开心、听老人讲过去的事,看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和那一张张笑脸,老人说:“谢谢孩子们不嫌弃我这老头子,时常来照顾我,我这孤单单一个人一辈子,从来没这样热闹的生活过,真得谢谢你们啊”。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