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英)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发生后,有一群这样的人,得知事故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工作中需要的岗位上去,他们是一支由爱心市民汇聚的队伍——志愿者。在这次救援过程中,既有年过八旬的大龄志愿者,也有90后、00后等小志愿者,更有父子两人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走进医院、物资点、灾民安置点等,忙到凌晨三四点才返家。
8月12日,22岁的林治篷从朋友圈里得知塘沽发生了爆炸,第二天,他开车直奔塘沽医院,帮助卸下外界送来的救援物资、疏导伤员、接送病人家属,一直忙到凌成两点才回家。此后几天,凌晨返家成了他的正常工作点。林治篷街舞工作室的七八位成员绝大多数都是90后,和林治篷一样,他们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救援岗位。因为不断有新的需求出现,林治篷告诉记者,“一天下来,基本是马不停蹄,等待盒饭送来前的那一小会儿是一天中难得的休息时间。”每天除了十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林治篷的一日三餐也基本并为了一餐,“一忙起来也顾不上饿了。”
尽管忙得没空儿休息,林治篷却不忘手机刷屏,“有些志愿者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需求信息,但有一些已经没有了时效,我要做的是验证,然后将有时效信息发到我新建的志愿者微信群里。这个工作很有必要,避免浪费人力。”很快,不断有志愿者申请加入群,原来只有8名志愿者的队伍一下子增加到200名。
林治篷的父亲林贵虎是塘沽第九中学的校长,他也加入了儿子的志愿者团队。很快,父子俩就进行了分工,8月17日开始,启航家园、海港家园和清水蓝湾小区的受灾群众在武警的护送下返家搬运物品,集合地点在新港中学。林贵虎成了维持现场秩序的志愿者,“我负责信息登记,还有志愿者疏导受灾群众上车。”从上午7点半到达现场一直到晚上9点,林贵虎才回到家。
昨天的工作量与前两日相比轻松了不少,“第一天有88个车次,接待了1500户居民,第二天也差不多是这个量,今天少了很多。”尽管一脸疲惫,但是林贵虎忙碌的速度却不见减慢。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