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救援
牵手独龙江 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成立
2015-06-29 15:34:14    东方网

   据《青年报》报道,连续50多天的雨季,一场泥石流让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全体陷入了连续8天的断水中。然而,上海的青年医师志愿者们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挺进了独龙江乡,走进村民家中义诊……当“牵手独龙江医疗志愿行”的活动视频开始播放,2015年上海青年志愿者怒江医疗帮扶志愿服务活动的真实点滴画面触动了在场观众的心。

 
  经过了艰苦的考验,实地的走访,团队的磨合,经验的积累,昨日,由一批优秀医疗骨干组成的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正式宣告成立了。在成功“奏响”了独龙江医疗志愿行的序曲后,这个弥补了沪上专业志愿领域不足的联盟还将在社区公益、紧急救援、对口帮扶三方面作积极探索,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倡导随手公益,快乐志愿。
 
  青年报特派记者陈诗松保山专电
 
  下乡义诊医师志愿者挺进独龙江
 
  在云南西北大山三百多公里的深处,是神秘的贡山县独龙江乡,也是独龙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每年12月间,十几米厚的积雪把这里的一切阻隔在雪山之外,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只有到来年6月冰雪消融的时候,才能和外界恢复联系。身处这样的环境,独龙乡成为了全中国最封闭的地区,长期以来处于整乡整族贫困状态。
 
  直到2010年开始,云南对独龙江乡实施“整乡推进、整村帮扶”,总投入10多亿元,独龙族成为了全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民族。上海的这群志愿者就是沿着这条公路挺进了独龙江乡。和普通的志愿者队伍不同,此行的队员们个个都是医疗行业内的翘楚,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一同加入了今年5月由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上海长海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苏佳灿发起成立的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
 
  虽说是公路,但依旧遍布崎岖小路,道路一边是奔腾的怒江,一边是悬崖峭壁,还有时不时从山上滚落的山石。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来不及怎么休整,医师志愿者们就不见了影子,马不停蹄换上白大褂的他们走进了当地百姓的家里。
 
  在当地百姓家中,医师志愿者见到了中国最后几位独龙族的纹面女,并为他们问诊和查体,85岁的耕国芳就是其中的一位。脊柱严重向左侧弯,神经多处受到牵拉,由于长期处于阴湿环境中,耕国芳像很多同龄的邻居一样,很早就患上了骨质疏松,然而由于当地医疗观念和设施落后,耕国芳的家人一直以为这是变老的正常现象,直到去年连路也走不动了,才带她去乡医院看病。为其义诊的苏佳灿详细记录下了这位纹面女的患病情况,当即表示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诊。
 
  和耕国芳一样的老人还有很多,第二天一早,联盟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当地的乡养老院,眼科、骨科、五官科……这些平时忙碌于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们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乡间养老院里,克服了极其困难的条件,争分夺秒地为独龙江乡30多位村民们进行体检。
 
  “看得见光在晃吗?”“什么时候看不见的?”市九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计菁的这句询问这两天不知问了多少遍。没有病历本,新华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治华拿起笔,在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下问诊情况和处方药品。
 
  市东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师陈维华感慨道,“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偏远的地方,这里的医疗条件甚至还不到上海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太需要外界帮一把了。”乡卫生院的院长黎强也是从侧面证实了陈维华的评价,“1955年建起的乡卫生院,我们有好几张病床从那时用到了现在,一直到去年才能勉强做阑尾炎的手术,落后的医疗情况早已满足不了病人们的医疗需求了。”黎强无奈地说。
 
  捐赠解燃眉之急授人以渔技术帮扶
 
  “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每个三个月,我就会寄三个月的药量过来。”在义诊时,每看完一个病人,医师志愿者们除了提出专业的治疗方案外,都会挨个记下这些村民的地址,同时给他们在纸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义诊后续的赠药活动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接力下去了。
 
  与此同时,上海医药集团借助上海青志协平台,也把志愿服务的精神带进了乡村,带进了独龙江乡。集团团委书记琚姝通过实物捐赠代表医药企业表达了心意,上海医药向独龙江乡捐赠了机械手术床、电子血压计、石膏绷带等总价值10万元的医疗器械,为乡卫生院的医疗器械匮乏解决了燃眉之急。
 
  “感谢这次上海医师志愿者们的义诊和上海医药的捐赠,为独龙江的卫生医疗工作雪中送炭,你们所提供的帮助和捐赠,都是我们最用得着、最需要的。”乡卫生院院长黎强告诉记者,卫生院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医少药,现在药和医疗器械在政府和包括医师志愿者联盟在内的社会力量帮助下,已经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缺医问题依旧显著,“希望在医师志愿者联盟的帮助下合作培养独龙族的全科医生人才。这对改变全乡的医疗状况非常重要。”黎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医师志愿者联盟此行中也特别设置了骨科手术培训会,紧密贴合当地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帮扶。来参加培训的医生也不仅仅限于某个乡卫生院,而是扩大到了云南怒江州地区的多个主要医院。长海医院的苏佳灿教授针对胫骨平台骨折常用的固定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市东医院的骨科陈维华教授对于胫骨远端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两人还手把手进行了手术操作带教,引来当地医师热情参与。
 
  “乡里大雪封山,但是医疗观念和技术不能封。”培训会上,来自怒江州中医院的普外科医生袁思告诉记者,从业11年以来,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进行进修。“一方面,医院没钱让我们培训提高,另一方面,技术落后导致我们碰到大病患者就劝他们去城里的大医院治疗,自己更是无从积累经验。这次培训,对我们这里的医生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联盟宣告正式成立三大使命探索随手公益
 
  经过此次独龙江医疗志愿行的前期探访和经验积累,风尘仆仆回到上海后的医师志愿者联盟于昨天正式宣布成立。成立后的联盟团队分为了首席医疗专家、资深医疗专家、青年医疗新锐三大志愿团队,在未来联盟的活动中,将各司其职发挥所长。
 
  启动仪式上,国药控股向联盟捐赠了50万元善款。“我们的捐款将主要用于联盟运营服务,如常驻工作人员的管理成本、服务过程中的交通费用等。希望将来有更多企业提供捐赠,支持联盟发展。”国药控股分销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俊佩说。
 
  作为沪上紧缺的专业志愿者医疗团队,上海首家医师志愿者联盟的成立无疑将对上海甚至全国的医疗志愿工作带来引领性的推动作用。“此次独龙江医疗志愿行是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成立揭幕的序曲,接下来,协会将携手医师联盟在社区公益、紧急救援、对口帮扶三方面作积极探索和努力。”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医师志愿者联盟未来发展,首先会扎根到社区,为社区里的老百姓提供最基层的专业医疗志愿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看病难问题。
 
  其次,医师志愿者联盟还将聚焦城市紧急救援领域的专业志愿服务。“这一块的专业志愿服务在四川成都等灾害多发地段已经略成气候,上海方面也将学习先进经验,在紧急救援领域进一步探索成长,以备不时之需。”
 
  与此同时,对口帮扶也是医师志愿者联盟不可或缺的使命之一。此次云南行将作为联盟对口帮扶的起点,从物资帮扶到技术帮扶,从基层义诊到医疗培训,从云南逐步辐射到我国其他西部地区。“我们希望通过医师志愿者联盟向社会传递的理念是,社会力量只要发挥所长,都能很好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随手公益,快乐志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