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似乎有点标题党的味道,有点夸大其词。其实不然。先说说其与绿色理念的关系。
一张纸献爱心行动倡导将废旧纸张收集起来,捐献出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那么,能够有多少废旧纸张可以收集呢?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公费订阅报刊约200 万吨,而其他用纸,如包装、生活、办公用纸更多,废旧纸张自然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可是,我国目前的废旧纸张回收率仅在30%左右,北京的纸类回收率为25.32%,距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要求的在2015 年垃圾资源化率55%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而和国外相比,这个潜力更大。美国回收率48%,德国高达70%。大家都知道,这些纸张的原材料大多是树木,有报道,回收1000 公斤废纸,可生产再生纸800 公斤,节水100 吨,节煤1.2 吨,节电600 度。相当于节约3 立方米木材,能让14 棵生长约8 年、7米高、树干直径27 厘米的大树免受砍伐。由此而观,回收废纸对于绿色生态的直接意义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张纸”的广泛和成功实施,直接关乎植被和生态,这正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倡导的绿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的公报,我们理解,绿色发展,核心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其中,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两大关键。显然,与“一张纸”相关联的是其后者。“一张纸”所倡导的首先是节俭,废物利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这些消费理念和节约型环保型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绿色发展的理念都是十分融合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还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在这些方面,“一张纸”虽小,但是它具体,好抓,参与的门槛低,动员方便,全民性强,示范意义大,而且,包容性大,各个地区或者单位,不会因为抓了“一张纸献爱心行动”而影响绿色发展其他工作的开展。正因为如此,中宣部、发改委等部位较早地发文推广这项行动,近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欣然签名表示支持,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 个城市开展“一张纸献爱心行动”的动员和实际行动。这充分说明,大家的心是和中央相通的,说明中央的建议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也说明,“一张纸”实实在在地关乎绿色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bj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