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水人Sharon又多了一个身份,她加入了三水区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其实,Sharon已践行环保之路多年。
从最早秉持着朴素的节俭、环保观念,到如今算是官方认定的环保志愿者,一路走来,虽然看似有了半官方性质加身,她却并没有觉得在身份认知上有多大的变化。
在她看来,身为一个极简主义者,环保是自己秉持的生活态度之下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在政府加强企业监督、环保执法之外,作为个体,环保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处。
“已经有7年不开空调睡觉了”
“生活在广东,我已经有7年没开空调睡觉了”,Sharon说起这件事时并不以为意。她是土生土长的三水本地人,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衣着黑白色系,简洁时尚。
在不久前三水区环保局组织的环保志愿者见面会上,她这么介绍自己:“我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也是一名极简主义生活修行者。”
而对于环保,Sharon的理解则简单直接:“环保其实就是别人开空调,我不开,例如7年不开空调睡觉了。”生活在广东而放弃空调,对她而言似乎并不是个太难的选择,“习惯了也就不算什么了”。
环保志愿者的标签打在她身上,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怎么做好环保志愿者,对她而言,和以往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多了这个身份后,其实不会纠结怎么做好一个环保志愿者。”她说,“尽量节约用水,关好水龙头,节省手纸,这些细节都坚持做了,就是一个环保志愿者。”
对于环保志愿者设立时的初衷,比如履行监督举报污染企业等义务,Sharon则觉得,虽然是志愿性质,大家也都怀有环保的心愿,但未必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承担这一类的义务。“其实环保就是自己做好细节,小处着手。”
曾是杂志编辑的Sharon,依然保持着那时候处理图片的习惯,不同的是如今是用手机APP设计些环保的图片,并分享到朋友圈。“希望我的生活理念能感染身边的朋友”。这一系列环保图片被她命名为“环保也诗意”,“环保不一定是个沉重的话题,相反它应该是为生活带来美好的,当大家都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时候,谁还去污染环境呢?”
Sharon还称,除开环保,其实自己更为认同的是极简主义者这个身份,环保如今已成为这种生活态度的一部分。
将极简环保成功融入生活
“如果说20—30岁这段时间是要努力寻找人生活着的方向的话,那30—40岁这个阶段就是要努力找到自己活着的节奏。”目前,Sharon对自己的状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比较满意。
如今她的微信个性签名写着:极简主义生活修行者。和这句话相映照的,则是她目前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上7点开始跑步,半个小时后洗漱上班。晚上下班则开始另外的健身项目:夜骑和瑜伽,“最近还买了哑铃,就觉得力量很美,现在目标是要练出11字肌。”
一家三口的房子,家具也很简约,餐桌上一个小玻璃花瓶插着两朵香槟玫瑰。跟大部分极简主义生活者一样,她的极简生活也是从“扔”开始。“精神要‘减’下来,首先需要从物质开始。”
践行环保理念多年的Sharon,近两年将自己的生活定位为极简主义生活。“并不是跟风或者怎样,只是发现这个主义很契合自己的观念,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她看来,从环保到极简主义生活是一脉相承的,环保或者极简主义生活,都是很自然的一种选择,就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
而就在2年前,她过的还是另一种生活。
“两年前有了孩子后,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Sharon称,生活带来的累很明显就能感受到,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闷。“生活带来的精神疲乏提醒自己,要开始做减法了。不重要的东西要放下,当一个一个放下后,就会找到最重要的”。
于是家里不常用的厨具、家具都送给了亲友,此前工作时收藏的150多斤的杂志也卖掉了。衣服、鞋等日常用品多余的部分也捐出去了。“邮费还挺贵的,顺便也减了钱包。”Sharon笑道,当时也有不舍,但想到这些物件去到它被需要的地方,被更好地利用了,就感觉挺欣慰的。
回头看自己的这段历程,Sharon认为,自己只是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名词解释
极简主义生活是指通过对自身的再认识,深入分析自己,最终了解自己最需要,并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
■特写
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环保意识
环保志愿者见面会,Sharon是带着女儿和丈夫一起参加的。除了想多点陪伴孩子的时间,Sharon同时希望通过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在培养、传播环保理念上,Sharon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环保是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应该通过行动来感染其他人。Sharon曾经也跟身边的人说“不要买排量那么大的车,污染环境”,但是慢慢发现应该做好自己,渐渐去影响别人,而不是强迫别人。
值得庆幸的是,Sharon的丈夫很支持她,无论是环保还是极简主义生活。“他是我的灵魂伴侣,两人的价值观很相近。”Sharon告诉记者,丈夫每天骑15到20分钟的自行车上下班,也开始健身跑步。
在Sharon看来,从环保到极简主义生活是一脉相承的,不管是环保还是极简主义生活,都是很自然的一种选择,就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物质极简会使自己更看重质量,其实这也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生活品质感的提升不需要很多东西。”
另外,Sharon认为,极简的思想放在工作、生活、家庭等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在工作上处理问题能尽快地找到最关键的部分,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过于关注小细节。”
■记者手记
看见榜样 关注细节
“环保”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词汇,空气、水、食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与其息息相关。“注重环保、支持环保”也越来越引发关注。但是,我们究竟能做什么,环保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还有多远?
7年不开空调睡觉,对于在广东生活的人而言,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极简主义者Sharon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个童话,可望而不可即。采访Sharon的过程,笔者颇有些震撼。但过后细细想来,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极简主义者,但最起码他们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生活与另一种可能,让我们去关注更多环保细节。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榜样的作用最起码会让我们改变生活的点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山清水秀的生活是每个人梦想的家园,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极简主义者,最起码Sharon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世界,她也用行动让我们更多关注身边的环境。采访Sharon,笔者更多的理解是,无论外界世界如何纷繁复杂,追求简单的自己就足够。
一件事情,在意就将它做到极致。这是笔者在采访完Sharon后的更直观感受,不只是环保本身。看见榜样的作用,最起码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细节。
撰文:孔丽丽 王文秋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