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
“诚信积分”扮靓美丽乡村
2021-09-29 09:06:3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为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诚信积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幅幅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尽收眼底。

探索乡村“智”理新模式

  “村民诚信积分管理大数据平台建成后,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以前大家可能是一种‘要我参与’的心态,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都有了‘我要参与’的热情了。”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新乐村书记朱彩华说。

  据了解,今年3月底,新乐村建成全市首家村民诚信积分管理大数据平台。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村民诚信行为,运行个人“诚信积分账户”,并将积分记录在“乐民卡”内,村民可通过积分卡查询家庭积分。

  “村民可将卡内诚信积分通过公众号或线下积分超市进行实物兑换,还可在线预约各类党群服务活动。”新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每月的固定积分外,村民还可通过参与立法直通车、学法答题、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普法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加分项获得更多积分。

  据悉,“智慧积分”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了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模式,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构筑了平安幸福“共同体”。

  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制定“信用积分兑换超市”的奖励机制,引导全村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维护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与安德利超市签订“信用超市”合作联营协议,山南村“信用超市”正式入驻安德利超市,村民可凭借信用积分到超市内兑换任意等值商品。

促进乡村“诚信+文化”建设

  蒸锅100分、雨伞58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高峰村“积分兑换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没有价格标签,而是通过《物品积分兑换明示单》明确兑换物品的分值。讲诚信可以积分换物,参与垃圾分类同样也可以积分换物。

  “我们多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征求村民意见。”营盘乡党委书记黎德朗说,通过推行“乡村治理诚信积分管理”新模式,构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乡村文化,培养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文明风气,建设优美宜居、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

  据了解,营盘乡在全乡6个村建有“积分兑换超市”,每季度累计一次积分,将总得分公示到组,累计积分超过基准分,超过的分值就可以在“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排名靠前的每半年还能得到“星级文明户”表彰,在村里形成了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

  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开展“幸福信用积分”入户评分活动,通过积分兑换,激发了广大村民在美丽庭院创建中的内生动力。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以诚信体系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行“信用+”志愿服务活动,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文明分值。

  着眼乡村治理,开展农村诚信体系建设。诚信积分,使诚实守信转化为可用的“活钱”,让农户尝到了讲文明讲信用的甜头。逐步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