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
用法治铁腕撑起琼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天
2016-02-19 14:44:34    法制网
  近日,琼海法院依法审结了两宗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认真贯彻落实了海南省“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海南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要求,通过对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的及时判决,加强了公民的文明生态意识,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介绍,被告人梁某为了牟取利益,在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核发《特许捕猎证》的情况下,自2014年9月起擅自在琼海市龙江镇某村委会的小树林处,使用两根竹杆支起一张“捕鸟网”,用于捕捉飞经此地的野生鸟类。梁某将其猎捕到的两只野生鸟类拿到石壁镇农贸市场售卖时,被石壁派出所民警当场查获。后经鉴定,被猎捕的两只鸟类分别为珠颈斑鸠和领角鸮,其中珠颈斑鸠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动物),领角鸮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2015年10月24日下午,被告人王某的好友陈某在琼海市阳江镇某村自家新建房屋南侧新开挖的胡椒地上发现2条眼镜蛇,并告知王某,王某当即回家拿了1把火钳和1个布袋,用火钳夹住眼镜蛇,将其放入布袋中,封口后拿回家中存放。次日上午,王某将其猎捕的两条眼镜蛇拿到阳江镇某酒店,欲委托酒店加工后食用。10月30日,琼海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在该酒店查扣了2条眼镜蛇。后经鉴定,被查扣的眼镜蛇为舟山眼镜蛇,系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物种,属严禁贸易的物种,总价值为人民币22500元。
  被告人梁某和王某违反法律规定,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但鉴于到案后均如实供述并自愿认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遂分别判处被告人梁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000元。

 


责任编辑:bj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