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浙江省残联获悉,为支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日前,浙江省地方标准《残疾人之家服务与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残疾人之家省级服务标准,由该省残疾人联合会、省残疾人教育就业协会、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多方专业力量共同制定。该标准自2022年4月7日起实施。
根据《规范》,残疾人之家是指依法通过登记注册或依托合法主体创办,主要为劳动年龄段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服务和辅助性就业服务等日间服务的庇护机构。
该标准总结提炼了多年来浙江残疾人之家星级评定及建设实践经验,同时融合了数字化改革新要求与残疾人服务发展新需求,重点就残疾人之家的选址、功能区域、设施设备配置、人员、运行管理以及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辅助性就业、社会融合等方面予以规范。填补了该省残疾人之家服务与管理评价依据的标准空白。
在服务内容方面,《规范》做了细致的要求。例如,在生活照料上,需每日晨检,观察残疾人精神及身体状态,餐饮具宜专人专用,并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为其提供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安全健康的膳食和饮用水服务,每周公布食谱。
在辅助性就业服务方面,《规范》要求为残疾人提供稳定的劳动项目,拓宽产品供应和销售渠道,选择科学适宜的辅助性就业服务模式,并做好监督管理。开发和挖掘与机构内残疾人劳动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为残疾人参与自我管理创造条件。
另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浙江已连续四年将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截至2021年底,浙江已建成规范化残疾人之家1300多家,累计照护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2.7万余名。显著发挥了“庇护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作用,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残疾人公益性服务品牌。
“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省残疾人服务标准体系,为全省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与服务、星级评定、补助政策落地等提供了标准依据,将有力引领浙江助残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浙江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