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周颖)近日,湖北省残疾人康复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在省残联康复医院门前广场举行,这也标志着“十四五”湖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6+3行动和计划”揭开序幕。
据了解,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省委重点工作内容和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增强残疾人事业制度性保障和财政投入。为实现“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升级目标,让更多残疾人获益,湖北省制定了《“十四五”湖北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六项关爱行动”和“三项能力提升计划”方案》,并形成系列配套措施。方案明确2022年将扩大服务残疾人范围,实现扩面4500人,涉及资金1000多万元。今年将为全省1753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省级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
省残联结合全省工作实际,突出重点任务,打造亮点特色,制定了残疾人托养照护、康复、就业创业、辅具适配、无障碍、精神文化“六项关爱行动”和法治服务能力、基层服务能力、大数据服务能力“三项能力提升计划”方案,带动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全面实施。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11至15岁有康复救助需求的持证残疾儿童有4000多人。2018年,湖北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从0至6岁扩大至10岁,今年再次放宽救助年龄至15岁,与16至59岁重度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人享有的托养服务等政策相衔接,实现0至59岁全年龄段的救助服务,将让更多残疾孩子受益。
湖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夏亚灵介绍,“残疾人康复关爱行动”是“六项关爱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任务是每年为具有湖北户籍(含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0至15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每年为享受湖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在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训练的0至6岁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生活补贴,每年为全省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服务率不低于85%。
据悉,“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持续开展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加强托养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运营,创新托养服务机构运营模式,拓展托养服务机构功能,全面提高我省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品牌,基本形成全人群全链条的托养照护服务。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