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残疾人群
实现就业是残疾人职业教育根本
2015-11-18 12:51:01    深圳晚报

1.jpg

   深圳晚报讯 在深圳有这样一所学校,学生们虽然残疾,但他们饱含着生活的热情和力量,他们奋发努力,在高考中挑战极限、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深圳唯一一所为残障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从学前教育到高中职业教育服务的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全国逾2000所特殊教育学校当中,创办于1991年12月的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显得与众不同,它始终坚持着“以生为本,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内涵发展,以“课程教材、教师、教法”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率先探索教育、康复、就业训练一体化办学模式,引领着我国残障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残障人职业教育的根本是为了实现就业”,这是元平特校发展残障人职业教育的宗旨。为了更广泛地满足残疾障学生的就业,学校努力开拓社会资源,坚持校企合作,实现残障学生就业零距离的“订单式”培养,不断完善残障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为残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以来,职业高中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先后与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百胜餐饮集团和金茂深圳JW万豪酒店等各大爱心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以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就业,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2002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正式批准元平特校成立职业高中部。经过10来年的发展,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渐提高。以2015届毕业生为例,不少人都被知名酒店、百货和餐饮公司录用。
 
  D职3班的汪嘉春同学从高二开始便在东海朗庭酒店实习,实习期满即正式入职酒店西点房。汪嘉春的班主任,教语文的刘小明老师自1995年以来就在元平特校任职,提起自己的学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一米八几的帅小伙,认真踏实,对人很有礼貌,篮球打得特别棒,还代表深圳出去打比赛。”
 
  “因为听说障碍,聋哑人对抽象性词语的理解较差,他们刚开始工作时,我们还跑过去看有什么问题,也和他们在QQ、微信上交流,但现在慢慢就放手了,不联系是好事,说明他们可以适应那里并自己处理问题了。”刘老师向记者解释。2015年1月,基于优异的工作表现,汪嘉春被评为“月度厨师”。在酒店颁发的奖状上,有这样一句话:“他用积极的态度、勤奋的努力和饱满的热情有力地证明了自己。”
 
  引导残障孩子融入社会最重要
 
  深圳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超前的社会意识,从市民中心的聋哑人义工队到无处不在的手语社团,人们学会尊重并认同这一特殊群体的不同,与他们融洽地合作、共处。
 
  元平特校的职业教育教学部主任周媛一直在积极开拓社会资源,试图为这些特殊孩子争取更美好的未来,“如何发掘学生的优点、为他们创造条件并且提供丰富的资源才是最完整的职业教育。给这些特别的孩子一个机会,他们也将还给你一个惊喜。”
 
  现就职于罗湖香格里拉大酒店面点房的黄嘉雯于2011年从元平特校毕业,在班主任李碧珍眼里,她不仅能力超强,而且善良体贴,曾在教师节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向老师们表达感谢。对于轻度智障的孩子来说,可以招收的岗位比较有限,李老师期待有更多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生活的快乐。(帅小波 张盈)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