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在缝纫厂做学徒,到成立元顺服装有限公司,逐渐成为本地民营企业和残疾人企业的领头雁,再到建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河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耀荣楼”,王元顺凭着坚韧的毅力和百倍于常人的付出,“缝制”了自己的完美人生。他不仅帮助千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帮助很多残疾人学员改变了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2015年4月,王元顺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元顺出生在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红光街一个普通的家庭里。4岁那年因患小儿麻痹症,王元顺的左腿和右臂严重残疾。15岁时他便中断学业在家自学缝纫,从一针一线开始。王元顺右臂有残疾,连穿针引线都很困难;左腿残疾,无法用力,踩缝纫机踏板只能靠单腿操作。终于,他考试合格后,顺利到国营胜芳服装厂成为了一名合同工。改革开放的大潮为他实现残疾人生价值追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主动舍弃“铁饭碗”,到北京拜师学艺。
2008年,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并借贷了一部分资金,克服了工程设计、施工、装修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筹建了残疾人培训基地。2010年10月,一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名为“耀荣楼”的河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落成了。近年来,王元顺的培训基地培训了3000多名残疾人学员,为近千名残疾人学员解决了就业问题。 (据《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