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变化,人们的沟通和交往往往都是“形同陌路,不相往来”。然而,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北斗村,有着这样一群居民,他们细心照顾残疾女邻居刘金华20年,而刘金华也用她的真情回报好邻居们。
邻居们就是她的“腿脚”
刘金华今年58岁,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儿媳妇和孙子陪在身边。25年前,刘金华生了一场病,因治疗不及时,“腰椎断了,就瘫了。”如今,在家里,儿媳妇负责刘金华的饮食起居,同时还要照顾孩子,常常忙不过来。而这时,热心的邻居们便是刘金华的“双腿双脚”。
说起邻居姐妹们照顾自己,刘金华爽朗地笑了,“远的不说,就说前两天骆岗街道组织送戏下乡,因为我行动不便,邻居孙圣琼和李的红推我到现场看戏。”
赵翠玲住在刘金华的隔壁已经有20年了,她把刘金华当成了自己的亲姐姐。没菜送菜、没粮买粮、请医送药,打扫卫生,赵翠玲样样活儿都帮忙。赵翠玲经常对刘金华说,“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有时候,我早上没来得及煮早饭,她就会给送来,买了啥好吃的也会给送来。”刘金华说,自己比赵翠玲大,就拿她当妹妹,“感情特别好,我有什么事情,就跟她说。”当然,这样的“姊妹”情谊不仅发生在刘金华跟赵翠玲之间,几乎整个村子里的邻居们都是这样帮助刘金华的。
她向邻居伸出援手
刘金华自己也是个热心人,邻居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里,家里包了饺子都喊大家来一起吃。前段时间,赵翠玲家因买挖掘机欠了很多债,没钱给孩子上学了,刘金华知道了立即从家里拿几千块钱给赵翠玲让孩子去上职高。
据北斗村社区负责人介绍,在北斗村像这样邻里互助的事情还有很多。看见腿脚不便的老人,热心地上前搀扶一把;帮助老人清扫房前屋后以及处理生活上的琐事……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氛围非常浓厚,处处充盈着“邻里一家亲”的和谐氛围。晨报记者 夏海霞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