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夏学云,是在首届《情系民生油画作品展》展览馆的举办现场。虽然之前经朋友介绍,对他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历程有些了解,但真正见到他,还是有点出乎意料。矮小的个头、黝黑的脸庞,不算太大的年纪,很难把他与热心慈善事业连在一起。
去年11月,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发表一周年,长三角油画艺术交流中心荟萃了沪苏浙21名老中青画家60幅作品举办首届《情系民生油画作品展》,表现主题都是“平头百姓和凡人小事”。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社区美术爱好者近200人前来参观。夏学云也来了,他并非油画家,也不是艺术家。他不仅来了,而且特地带来了厚厚地、当时刚刚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读本》书籍130余册,分发赠送给现场的美术工作者,展览馆内激起一阵涟漪。
据了解,现为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夏学云有着苦难的童年,他出生在重庆万州的农村。家里实在太穷,13岁他便辍学干活,17岁只身赴外打工。1995年冬,他和爱人结婚后,怀揣梦想来到上海。两人来到上海杨家桥附近时,身上只剩13元钱。当地最便宜的旅馆也要18元一晚。两人只得在桥下抱团取暖,熬过一宿。后来,他找到打工的老乡在工地上干起了泥瓦工。一年后当上了施工员。以后,他慢慢形成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施工团队。2000年,这支队伍发展到百多人。2011年5月,他成立了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如今已拥有20项发明专利,公司也成为了中国50强钢结构企业。
“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少不了自己和员工们的艰辛拼搏,但肯定也离不开政府支持和社会帮助。如今企业有了效益,就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夏董如是说。前些年汶川、雅安、玉树先后地震,他和他的企业捐赠了数万元。在他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也捐款。
去年初,得知残奥会上两名河南籍的残疾运动员考上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费发生困难,夏学云特地赶到郑州了解情况,为两位残疾同学完成他们的大学梦捐助学费,为此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授予夏学云“爱心大使”荣誉称号。近年来,闵轩钢结构把慈善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残疾青年的教育问题上,支持发展残疾青年体育运动,在坊间传为美谈。
每次回老家,总给那位与他无亲无故的90多岁老人送上500元过节费,老人总要抱着他泣不成声;老家村里连接镇上的道路要修,虽有政府补贴和村民出资,但还是缺5万资金。村长打来电话求助,夏学云二话不说,就把资金缺口补上。点点滴滴的善事美德,乡亲们都记得夏学云这个好人,因此他被列入县上的《乡贤名录志》。
当上海的画家们手捧“讲话读本”问夏学云时,他说,我虽然不是搞艺术的,但我是一个工人,一个劳动者,以前曾经是农民的孩子。我现在的企业里大部分是农村外来务工者,他们是油画家、艺术家表现的对象。在这次“情系民生油画展”中有我们的原型,这个展是很“接地气”的,我深受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是艺术创作的一盏明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兴盛,所以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也是我们企业家的事情啊!
责任编辑:b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