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责任
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慈善情结
2016-01-22 13:47:28    西宁晚报
  身穿深蓝色的毛衫,衣领和袖口磨出了毛边;下身是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花白的发茬从白色的礼拜帽中露了出来,采访中,他粗糙的手指总是习惯性地摩擦自己的鬓角,憨厚的笑容透露出一种农民的善良与和蔼,在这样淳朴的形象下谁会把他和拥有千万资产的农民企业家联系起来呢?其实他还是一个慈善家、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他,就是林家崖社区居民,刘生福。
 
  从一件好事开始的慈善
 
  只要一提起慈善,刘生福的眼中就闪烁着亮光。刘生福做慈善得从他17岁开始说起,那时他还是一家工厂的学徒工,有一天他路过花园北街的一个大坡时,看见一个姑娘骑车飞速而下,失去控制的姑娘连人带车一下子栽倒在一个大坑里,顿时口吐鲜血,当时路上没有其他人,刘生福想都没想下到坑底,将姑娘扛到肩头送到了医院。做了好事的刘生福没有高兴,反而有点担心,他害怕姑娘出什么意外把责任推到他身上。没几天,几个陌生人和一位警察来到他家,原来姑娘醒后她的家人带着礼物来向刘生福表示感谢。那种做了好事的身心愉悦感,让刘生福终生难忘。从此以后刘生福的慈善事业也就有了开端。
 
  把慈善写进了公司章程
 
  1995年刘生福的工厂因为不景气破产,他也因此下岗,但即便这样刘生福也没有因为自己失业而放弃慈善,刘生福与几名工友开了一家五金门市部,在集资门市部时刘生福与工友们商定如果公司盈利了,每年要拿出资金从事慈善事业,后来这个约定写进了公司章程,如今公司还在履行着每年5-10万元善款这个约定。刘生福的家就住在林家崖村,多年来他总是以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社区居民,居民家里的难事他也总是竭尽所能。居民马红卫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和孩子拿不到赔偿金,两个孩子都在上学,马红卫没有收入日子过得艰苦,屋漏偏逢连阴雨,马红卫家里的房屋也因年久失修倒塌了,就在燃眉之时刘生福主动送去慰问金,支持马红卫打赢了官司。
 
  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募捐;2010-2014年先后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掏钱打官司,讨回工资200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十几年来,刘生福为慈善投入了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