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期间,由加多宝集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本报等媒体共同举办的2014年“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资助了温州20名寒门学子。近来,这20名寒门学子通过写信、打电话的形式,向关爱他们的“加多宝”和本报汇报一年来在大学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据他们汇报的情况,在大学里的这一年,这些同学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都不错,多数同学学习刻苦,自强自立。学习之余,他们还热爱公益,当志愿者,参加社团公益活动,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很感谢加多宝助学金,给予我日常生活的保障,因此我的大学生活不是被"正午的馒头和咸菜"充斥。”在温州医科大学就读的胡跃在邮件中说。
记者了解到,胡跃同学在大学里学习努力,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大一期间,她考了英语四级,还获得新生杯演讲比赛优胜奖。
胡跃在邮件中说,“在大学里,我不会因为贫困而变得缩手缩脚,也很珍惜与同学聚会,交流和增进友谊的机会。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这当做理所当然,我常想着,也常常被我爸提醒要知恩图报。而我,现在正走在这条路上,努力地更接近医学,去帮助更多的人。”
“上学期每个星期五的早上,我都会和同学去温医大附一医当一天的志愿者。”胡跃说,“我和另一个同学推轮椅,看见行动不便的病人就主动上去,把他送到需要的地点,有时一路上跟开朗的病人聊天,有时和他们一起沉默。”
去年本报曾特别报道的陈正芳同学,现就读于宁波大学。他说:“其实说起助学金,真的很感谢加多宝,有了助学金,我才有机会跨入大学这个门槛,才有机会感受到大学的苦累与乐趣。”学习之余,陈正芳还担任宁波博物馆的固定志愿者,每周只要有空就会去博物馆做讲解。
奋发学习回馈社会的善举
现在就读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陈赵丽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大一的学习压力还是有点大,不过经过努力,这一年的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每门功课都有八九十分。读大一期间,她还向学校申请了在周末担任宿舍楼层管理员的勤工俭学岗位,并计划在这一学年继续申请。她还加入了学院的语言艺术协会和宣传部,参加了校内外大大小小十几场辩论赛。平时参与学院各活动的海报制作,在上学期的海报大赛中荣获小组第一,篮球赛中获得五星裁判称号,还在学校的印象摄影展中拿了第二名。
“这一年通过努力,我也获得了属于我的荣誉,获机控学院学生会每月之星荣誉称号、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第一届"绘墨书香,巧手天工"书画手工艺术大赛优秀奖等。”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的李宗达汇报了大学里的学习情况,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加多宝的助学金帮助我解决了学费的问题,所以家里只要提供给我伙食费就行,这就让家里的负担轻了许多。”
参加社团做些有意义的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还记得去年今日,申请加多宝助学金时,满心的感恩。”浙江师范大学的池瑶瑶发来邮件说,在大学里,最深的体会就是要敢于展示自己。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自愿报名参加的,没有勇气就没有机会。今年暑假她参加了学院实践队?丝路行者,前往义乌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此外我们还共同参加了关爱环卫工人、爱心书包漂流活动等爱心公益行动。只要尽力去做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陈明也在邮件中写道,“在我读大学的这一年里,印象最深刻而且对我影响颇深的,就是加入我们学院一个名叫绿色青年的社团。因为我正好是学习环境与科学专业的,这个社团与我的专业息息相关。在一次环保课堂的活动中,我们社团组织小朋友上环保教育课、参观实验室,给他们演示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还让他们动手用吸水树脂画画。加入这个社团让我的大学生活格外充实有意义。”
这些受“加多宝?学子情”资助的同学,都纷纷在电话及邮件中表达了他们内心对“加多宝”的感激之情,字里行间也表达出同学们积极向上、刻苦努力、热爱公益的态度。对此,“加多宝?学子情”助学行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分欣慰。他说,关心和援助贫困大学生,为莘莘学子的成长奉献爱心、创造良好条件,是全社会每个公民和商家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一项爱的事业。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