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慈善创新带来更多善款 就业脱贫才是真脱贫
2015-11-28 15:57:40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蔡若愚报道 上周末,一场“慈善+艺术”的拍卖盛宴“幸福工程20周年圣佳慈善夜”在北京诺金酒店成功举办。当晚通过拍卖张大千、任重、韩辛等多位名家的艺术品,共筹得善款1567万元,其中包含了100万元的物资捐赠。

 
  艺术品慈善拍卖,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呈现的一种慈善形式。它回答的是慈善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善款?事实证明,拍卖能让慈善的力量更强大。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观察到,当晚多个拍品市场估值并不算高,但通过拍卖,最高溢价甚至达到百倍。而拍卖溢价甚至拍卖全部所得,都将捐献给“幸福工程”项目,用以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母亲及家庭改变贫困现状,共享幸福生活。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曾表示,慈善联手拍卖能实现多赢。一方面,采取拍卖的形式能够扩大慈善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慈善拍卖能够让社会更多地认识和了解拍卖企业及捐赠者;同时,买家也将自己的爱心与艺术消费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慈善拍卖的结果是多方获利。
 
  对此,负责当晚拍卖的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件件藏品凝聚的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但我们应该赋予这些藏品更深刻、厚重的精神意义,那就是传承一种优雅的慈善理念。”在其看来,时下我国慈善事业正向社会化、专业化、纵深化发展,慈善形式的多样性和慈善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将引领新一轮的慈善热潮。事实上,当晚慈善形式的创新还在于尝试了“直接众筹”的捐助方式,支持“重庆剪爱”等多个公益项目。
 
  除了慈善形式的创新,慈善界要回答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最好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无疑,授人以渔仍然是最为人认同的答案。当晚,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河北赞皇县的崔雪芹还分享了她自己的创业故事。通过幸福工程给予的20万启动资金,她成立了原村土布合作社,从最开始的5台织布机到如今带领1300位母亲就业脱贫,不仅将河北原村土布的古老手工纺织工艺传承下去,而且自己也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正如主持人杨澜当晚评价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有这样一种方式帮助贫困母亲,用自己劳动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既给她们带来平安小康的生活,也为她们带去尊敬。”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