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中国公益慈善如何走向国际化?
2015-10-12 09:24:34    中山商报

   日前,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国际化专题研讨会召开。公益组织为什么国际化、怎样国际化、困难有多少,这些问题都在讨论话题之中。

 
  目前,在对外公益慈善方面,我国民间组织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介绍,原因包括政府援外资金未采购民间组织的服务、国内尚未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民间组织自身国际化的能力存在局限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学习其他国家慈善的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请进来’,请国外的朋友来给我们带来好的经验。”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
 
  思路1
 
  “一带一路”来了公益慈善赶紧“搭车”
 
  ◆嘉宾:张伟杰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博士)
 
  今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转换为实际行动。
 
  开展“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五通,分别是政府沟通、民心相通、信息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怎么促进民心相通?大项目建设周期很长,要让沿线国民众直接享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益处,开展社会公益项目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我们中国和沿线国的民众之间相互了解、增加彼此信任的渠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社会公益要走一个国际化的道路,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和企业还有民间组织、公众之间如何互动。例如公益资金的税收减免和进关费用问题,都需要与沿线国的政府进行官方层面的协商,同时还要就一些法律法规对接问题作出安排。企业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其中一部分社会责任是否可以转让给民间组织来承担完成,二者如何进行衔接,也需要考虑。
 
  其次,需要关注国际化的“中国标准”。中国社会公益慈善的国际化不是说“去中国化”。社会公益国际化一个重要基础,是要把我们的国情作为公益国际化的一个起点。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
 
  第三,需要关注国际参与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是共商、共建、共享。结合“一带一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开放型的合作。在公益项目的设计、规划运营方面,不仅需要对象国的积极参与,也要请当地的民间组织参与进来,同时面向第三方,开展整个国际社会的合作,增强公益项目的国际色彩。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国际化提供了一种契机,也可能会为中国公益慈善公益国际化提供很多渠道,或者是找到一种可行的模式。
 
  思路2
 
  民间组织走出去三个困难别忽视
 
  ◆嘉宾: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
 
  从国际上来看,西方对外援助也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政府主导,1945-1979年,这个阶段所有的对外援助都是政府对政府,后来发现这种效率比较低。
 
  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调整了对外援助战略,逐步过渡到政府对政府加上民间对民间的过程。
 
  从1995年开始,新的理念要求海外发展援助应帮助受援国建立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负责任的政府和健康的民间组织,三者协调发展的模式。
 
  中国对外援助方面也需要民间组织的参与。对于当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来说,在对外援助里上还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在过去的援助模式里面,更多是政府对政府,民间组织的潜力没有得到发掘。
 
  根据新加坡世界未来基金会秘书长陆波等人做的调研,目前有国际业务的中国社会组织仅37家,占总数的0。92%。第一个原因是政府援外的资金没有对外开放,未采购民间组织的服务,所以资金的来源受到了局限。第二,国内尚未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不利于公益组织走出去。第三,民间组织自身国际化的能力也存在局限。
 
  思路3
 
  走出去,请进来,再走出去
 
  ◆嘉宾: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走出去”,就是我们要学习其他国家慈善的模式和经验。
 
  “请进来”,我们要请很多国外的朋友来给我们带来好的经验。
 
  我大概20年以前就开始走出去,看国外的这些公益慈善机构,特别是美国。美国有五个模式我觉得都可以搬过来。
 
  第一个模式搬成功了。基金会中心网,照搬美国基金会中心的模式,而且还有创新,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基金会的透明指数,为中国的4千多家基金会进行排名。
 
  第二个模式搬了十几二十年没有搬成的,就是美国的联合劝募之路。这种模式对社区公益的发展、对于企业和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非常好。
 
  第三是美国的社区基金会,社区基金会非常有活力,也是非常适合在中国落地。
 
  第四是我一直在推动引进,就是美国的共同基金。上世纪70年代起,它为慈善机构打理资产,支持资产保值增值。现在,中国的慈善资产,光是基金会就有1100亿元规模,慈善会也有1000多亿元,大部分存在银行,没有去投资理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第五是美国的公益慈善的市场化、专业化分工做得非常好,有大量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财务、咨询、法律、筹款、战略规划、传播、公共关系、培训等服务。
 
  “再走出去”,就是中国的慈善机构也需要走出去帮助别人。我们现在碰到了很大困难,公众不理解,说中国还很穷,很多人需要帮助,干嘛要出去帮别人。慈善没有国界,中国作为一个过去接受别人帮助的国家,现在我们有条件了,也应该这样做。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