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媒体观点
我们为何送“阅读”
2018-08-13 09:59:17    慈善公益报
      陕西省安康市送阅读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汉江两岸、秦巴二山开展活动,让城乡各地有需求的群众享受书香之乐,有人问我:你咋想到这个点子、要干这份公益事业呢?我回忆那天起草策划书的初衷,给他讲了两个故事。
      故事之一:听书让他缓解病痛
      前年夏天,听说中学班主任王老师因病住院,且已病危了,我立即赶去看望。我刚推开病房的门,就被王老师的大女儿灵灵大姐发现了,她急忙以手示意,让我莫出声、莫进来。紧接着,她给正在大声念书的儿子打个手势,就转过身来,把我拉出病房。在过道的铁椅上坐下来,我一脸疑问地望着灵灵大姐,她轻声解释:“给念了好几次,选了好几种本书,他都听不进去,一个劲儿地喊痛。好不容易,这本书随了他的意,他听进去了,全神贯注地听,一下子安宁了。”从进一步的交流中,我才弄明白:王老师身患癌症后,先失声后失明。失声之后不能交流了,他只好默默地读书,在阅读中获取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增添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点乐趣只持续了半年光景,就因失明而中断了。后来,亲人们在陪护中偶尔发现,小孙子给他背诵书中的小故事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于是,儿孙们便抽时间、瞅机会给他读书,偶尔遇上喜欢的内容,他的身心都变得安宁了,脸上那种因疾病而痛苦不堪的神情便渐渐地舒缓了。听到这里,我赶紧下楼,打车回家,取来一本《毛泽东诗词》。我上初中时就知道,这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每有机会他便讲解、朗诵,每讲必头头是道,每诵必声情并茂。当我赶进病房,他又被病痛折磨的身型扭曲、泪流满面,那已萎缩到令人不敢相信的身子在剧烈地抖动着。我看了会儿他那皮包骨头的脸颊,擦了把泪水就打开书本,以当年给他背书的调式,念起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听着听着,身子就不抽动了。听到第二遍时,他的面色平和了,还缓缓地伸出手来,我立即双手迎上,轻轻握住,他用手把我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似乎是认出了我,并在与我交流。
      故事之二:书香带来美好时光
      去年腊月二十三,我们的馆员和志愿者一道驱车来到秦岭南坡,去陪茨沟敬老院的老人过小年。活动内容为给院民包饺子、理发、洗脚、洗衣被等。饭前的临时活动中,几个馆员把我们赠送的新书搬进图书室,连同原来的书籍一块进行分类整理。发现来了新书,一些识字的老人就拥进来,选取各人所爱,或坐、或站、或拿出去,一个个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几个不识字、智力残障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喜滋滋地读书,显出了无奈、无助的神情。有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竟然跟在别人身后竖起耳朵聆听,只因那人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且口中念念有词。我立即取过一本《安康民间故事》,将这位老人请到隔壁的会议室,喊来两位志愿者,让他们分别用普通话、安康方言为老人读书,看他喜欢听哪种语言。两人分别念了一段,我问老人谁念的好听,他指着用方言读的小姑娘嘿嘿直笑。我明白了,就让二人分别选几个小故事,用方言读给他听。不一会儿,陆续进来6人,过了一会儿,会议室被挤满了,包括几个识字的老人也挤了进来。吃饭时,工作人员喊了几次,都没人愿走。我只好请志愿者把饭菜端进来,让大伙儿坐在会议室,边吃饭边听书。我们的志愿者,由2人增至4人,轮换着吃饭、念书。这天的午餐时光,让这20多个老人在饭香和书香中沉醉其中,一张张笑脸上洋溢着幸福,书写着安详。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阅读不仅仅是读书人、文化人的专利,阅读有障碍的人同样渴望享受阅读之乐。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团队,到城乡敬老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医院、工地等处,去给老人、病人、盲人、留守儿童等有需求的特殊人群送“阅读”,让书香滋润他们的生活。
     有一天下午,在送阅读志愿服务队从瀛湖镇敬老院返回的路上,几个大学生志愿者意犹未尽地聊着活动体会,越聊越感到意义重大,其乐无穷。有个关中女孩说她已经买了一套《中外哲理散文》,准备暑假回去给卧病在床的爷爷读,因为她上中小学时,当过小学教员的爷爷最爱用哲理散文来启发教育她。她说:“用书香来陪伴爷爷,可能是我送给他老人家最好的礼物!”一位本地女生说,她从网上约了本镇在外上学的7名大学生,成立了一个送“阅读”志愿服务小组,准备去给乡下的留守老人读书。据她介绍:春节去给住在高山上的舅舅拜年,发现整个自然村只剩两三户人家没往山下搬迁。这些家庭的中青年人在外打工,少年儿童在外上学,留下的老人们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图书报刊,更没有网络与手机。所以,她约小伙伴们去送“阅读”,目的是为留守老人送去文明之光。听到这里,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些大学生已经把送“阅读”行为由参与式志愿活动,变成了自发式自觉行为。我为他们点赞,他们却要感谢我当初的策划设计与组织。一位湖北女孩睁着一双大眼晴,十分认真地问我:“你为什么要如此热心、费心、精心地苦抓送阅读志愿服务呢?”我不假思索,但也十分认真地告诉她:为了让全民阅读不留盲区,为了让人人都享受阅读之乐!(李焕龙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