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近日,被人称为“中国玻璃大王”与“中国首善”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投资 6 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一些言论也被刻意渲染,不断放大,使 “ 跑路”说、“诬陷”说甚嚣尘上。
曹德旺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他的讲话是批评还是抹黑?他的陈述是事实还是虚构?他的内心是诚恳还是抵触?自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感,这也正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评价体系的特色之一。一些网众的喧腾吵叫,使曹德旺陷入了需要顽强自辩的境地, 反而忽视了他所指出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与投资环境问题。 这对一个有口碑的实业家、慈善家都是不甚公平的。
认识问题通常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常识,二是经过分析,否则难免就会落入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藩篱。
认识曹德旺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个是作为实业家的曹德旺,一个是作为慈善家的曹德旺。
国人常喜欢对某个人物或事件进行过度解读,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更是将这种解读倍加放大,变得已然不是“ 过度” ,而是“过分”或者“无度”了。比如近来沸沸扬扬的曹德旺“跑路” 说。
中国 “玻璃大王”,也是中国“首善”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将他与李嘉诚相比,尽管曹德旺作了专门的声明,却也如扬汤止沸,丝毫不能阻止人们的猜忌与成见。奇怪的是,其中也包括诸多媒体。
客观地说,无论是搞经营还是做慈善,在曹德旺身上都表现出了一种通性,就是本色。 他的经营按部就班,以至有些“老派”,至今不肯涉足与追逐所谓“新兴产业”,表现了一个传统实业家固有的方式。做慈善也是一样,作为中国“首善”,他的善举显得有效而得体,从未陷入所谓“高调”“低调”之类的舆论旋涡。正是这两种毫无“特色”的特色,决定了他是一个做事平稳扎实,做人坦诚守信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不会于大局而不顾,做出出格的事体。他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情怀已然通过无数实例得以印证,故并无舆论及“爱国者”所谓“跑路”之嫌, 这样的喧闹实在不足为凭。
当今世界仍是由理性与秩序决定,而非由反常与混乱决定。因此,所谓“爱国者”的空话大话无异于劣质的麻醉剂,并不足以使人认清问题的实质。
作为一位成功实业家,曹德旺的选择实际而理性。这是他用了整整 20年时间比较投资环境之后的决定。无需讳言,曹德旺的选择指向了国内营商环境问题,他对此的直言也是由心而生,由爱国而发。正如他自己所言:“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真话。”“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路’干什么。但不等于说不出去投资。因为你想变成全球公司,必须在国外投资。”
玻璃跟着汽车跑,如同媒体跟着新闻跑一样天经地义。曹德旺追逐的是企业家的布局与利益,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而不是去追着曹德旺的“尾巴”,对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做过多无谓的“解读”。
责任编辑:b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