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一项得人心、暖人心的伟大事业,是雪中送炭、功德无量的崇高事业。我们要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促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作为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一、慈善事业功德无量,要胸怀仁爱之心。发展慈善事业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改革发展的要求、与建设幸福桂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不少困难群体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要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困难,目前看,完全靠政府有限的财力是不够的。慈善事业作为社会“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已经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共同形成有机整体,成为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扶弱势群体、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主动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爱心和善行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带动和引领社会风尚。
二、慈善事业利国利民,要广行济困之举。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机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开创全县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一是要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要把慈善文化建设纳入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把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慈善精神的培育融入到我县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之中,大力弘扬以爱心奉献、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现代慈善文化。二是要多方募集慈善资金。要坚持走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慈善资金募集之路,不断创新资金募集机制,促进企业特别是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更多地参与到慈善募捐中,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普遍参与,不断扩大慈善资金总量。三是要广泛开展慈善救助。要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创新救助手段,开展非物质性的慈善救助项目,采取送技术、送培训、送信息等针对性救助形式,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授人以渔”,增强困难群体的自我救助、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慈善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县慈善总会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认真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要把社会各界的捐款用到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善事上,真正做到救到实处、救到急处、救到难处。
三、慈善事业涉及面广,要积极合力而为。慈善事业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难,是纾解民困、民忧的“缓解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融合剂”。各级各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重视慈善事业,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对慈善工作的领导,把慈善事业摆上重要位置,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公共财政支持慈善组织的有效机制,加大扶持、引导和指导的力度,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快构建“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发展机制。要强化部门配合,民政部门作为慈善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慈善工作的牵头协调和日常指导,积极协助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宣传部门要把慈善文化建设列入公益宣传计划,开展有声势、有力度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慈善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慈善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慈善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慈善工作水平,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