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百家争鸣
毕晓哲:让公交司机“雾霾天戴口罩上岗”制度化
2015-12-14 11:49:53    光明网-时评频道 

   12月8日,网络曝出一张疑为北京公交系统下发的“为了不影响公交形象,禁止司乘人员佩戴口罩上岗”的通知,引发网友议论:雾霾这么严重,北京已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为何还禁止司机戴口罩?媒体记者探访发现,多数公交司机的确未戴口罩,有司机表示“戴口罩被查到会扣钱”。北京公交系统的知情人士向北青报证实,该通知内容属实,禁戴口罩为防止影响司乘人员与乘客正常交流,但特殊天气不会禁戴。(12月9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再次进入雾霾天,且雾霾指数已经“爆表”,城市已经进入“红色预警”状态并采取了车辆限行措施,这是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必要举措。然而,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一些公交公司竟然对于熟视无睹,不仅无视雾霾天的特殊舆论背景,竟然还专门下通知禁止公交车司机戴口罩上岗,这显然太不人性化了,也是对防霾大气候的背离。据资料显示,美国曾经有7个州在8年间对750万例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做过调查,结果显示PM2.5数字每增加10,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度增加1.02至1.18。曾经有学者对50万成年人随访16年,发现PM2.5数值每上升10个,年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4%,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升高6%,肺癌死亡率增加率8%。国内外研究显示,雾霾天气影响的首先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其次才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对人体的伤害如此之大,公交公司竟然为了形象和“说话方便”无视司机诉求和健康,这合适吗?
 
  当然,公交公司的出发点是好的,意图在于提升雾霾天的服务水准,尽可能不影响司机正常工作和乘客的方便,然而,在雾霾这样的特殊天气之下,维护司机的健康肯定比“形象”和“方便”更重要。公交车司机这一职业有着特殊的风险性,他们需要全天在室外工作,会更多的受到雾霾伤害;从维护公共交通安全顺畅的角度,让驾驶员身体更健康,也会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因此,公交车公司以牺牲司机身体健康为代价的“改善服务”实不足取,也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式。
 
  公交车公司在管理上应该更多些人性化色彩,不仅应该给司机群体创造更优良的工作环境,也应该在特殊天气之下给予他们更好更多的呵护。对于这些室外工作的特殊岗位人员,享受必要的照顾和优先是应当的。日前,在北京天安门执勤的工作人员不也“戴口罩”岗了吗?所以说,不是做不到,实在是想到没有的事情。公交车司机应该享有更多的劳动保障,更优于室内工作岗位更多的“优待”是管理者的责任。退一步说,即便为了驾驶方便不便于戴口罩上岗,那么,能否在车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公交公司自身或政府方面,总该有足够的预算和投入。关键还是重视与否,只要想办法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式。
 
  另外,公交公司做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带有一定的营利性质,也有更多的获得利润的考虑。如果更多的考虑司机的劳动权利,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收益。因此,一般而言,一些城市的公交公司并不具有主动改善司机待遇和“允许他们戴口罩上岗”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介入。由政府部门专门制定出,针对“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特殊保障制度,将公交车司机等室外工作人员雾霾天“戴口罩”纳入劳动保障和劳动监察范围,并上升到法律和制度保护层面。就和法律规定室外温度达到一定标准,禁止室外作业一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此形成人人关爱“雾霾天的公交司机”的社会氛围,这是保障公交车司机等室外工作人员权利权益的关键,也是避免一些公交公司无视司机健康下发“禁止戴口罩上岗”通知的关键。(毕晓哲)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