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个决定对适合生育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此前有专家呼吁,要尽快放开生育二孩政策,因为若不及时调整生育政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娶妻难”、“养老难”、“招工难”等等社会问题。中央的这一举措及时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但若真的要生二孩,一些家庭却又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据报道,温州的潘女士最近就碰上了生二胎带来的“烦心事”: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女儿璐璐(化名)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文中说到,“妈妈自从生了小妹妹以后,我感觉受到了冷落,觉得妈妈不再那么爱我了。我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了的孩子,为了这一件小事我哭了一整个晚上。”读了这篇700多字的作文,还真是让人鼻酸眼湿。但她的妈妈也很委屈,她是照着实际情况来照管两个孩子的,没有偏心,却不料还是造成大女儿的不解和抑郁。除了上面一例,还有更加激烈的,如有的孩子对父母进行威胁,你要生弟弟,我就去死,以至于逼着大月份怀孕的妈妈冒着风险做了人流。有的更加实际,提出你们要保证将来分的房子要给我多一些。更有甚者,出现了对襁褓中的弟妹怀恨施暴的情况。
有人不在乎这些事情,认为这只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等到以后大了就会好了。其实这样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如上面那位潘女士所说,当时为了一件小事错怪了大的,一发现马上对大的做了解释,也进行了道歉,没想到这孩子还是把这件事一直记在心里。
这真是中国最新版的“成长的烦恼”。不必说了,对这种情况还是应该予以重视的。多年来我们是“只生一个好”,在孩子中间已经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独子为王”,加上中国人的护子传统,成就了一大批“小皇帝”,如今却要把皇帝拉下马,眼见着让别人来当“皇帝”,自己成了“小臣”,这样的角色转换,对这些曾经“唯我独尊、叱咤家庭”的“小皇帝”来说,打击之大是我们这些大人们难乎想像的。
有人建议要以平等的态度与老大商量。比如要给你添一个弟弟或妹妹,你要不要啊。有的当然皆大欢喜,获得“恩准”,但有的就是不要,让你不得不就此免谈。但这样也有后患,将来若是他或她问起为什么我没有弟弟或妹妹,你总不能说是你不要的呀,那他会说,我那时不懂事,你们为什么要听我的呀。看看,说不定是会有那么一天的。
对孩子进行“民主协商”实践,这是一个两难的课题,综观现状,有的做得不够,有的却又过头了。不管怎么说,成年人对于客观事情的判断总会比孩子更准确、更客观、更实际。要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基础上协商成功,这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实在是一个智力考验。尤其是对在不良环境下已经形成了不良习惯的孩子,这种协商就不能再是无限制的迁就。若是孩子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作为一个明智的家长,首先就应该反省,找到以往家庭教育的失误,并且刻不容缓地加以校正。
我国是一个家庭教育有着优秀传统的国度。数千年来,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一代代人才辈出,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的“人才资源”,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成为辉耀人寰的优秀民族。由此来看前述孩子的表现,恐怕问题就出在或多或少地背离了我们的传统教育,集中到一点,怕是在一个利字上犯了嘀咕。成人的逐利行为和孩子的道德教育相混淆,在孩子的心灵上过早地打上了逐利烙印,而这是很有可能毁了孩子一生的。这样说可能太过耸人听闻,但在眼前这个能不能“添一个弟弟妹妹”的“严重考验”面前,一些孩子的“奇葩表现”却是实实在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
正人先正己,对待孩子也一样。从孩子身上检测我们自身的道德思维缺陷,这一个生二孩带来的烦恼,倒是给了我们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
责任编辑:bj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