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百家争鸣
“用假孤儿募捐”暴露民间慈善漏洞
2015-07-03 10:42:39    中国西藏网

 文/郭元鹏

今年6月初,山东省盛大华天集团负责人了解到河北景县有个孤儿院——中华蓝天儿童村,就想出手相助。当月下旬公司负责人对孤儿院进行了实地考察,表示将出资50万元成立爱心基金。6月25日,公司成立了爱心基金,没想到活动结束后,却得知景县来的21名孤儿中只有一名是真孤儿,其余的都是孤儿院以每人500元雇来的假孤儿。(7月2日《新消息报》)

得知出了事情,儿童村以比动车还快的速度消失了。人去楼空,就连昔日闪耀的牌匾也不知去向。中华蓝天儿童村的网页、微博、微信却依然骄傲的闪动着温暖字眼:中华蓝天儿童村成立于2002年,是以孤儿为照顾对象的社会慈善机构。隶属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的监督、指导和管理。

说白了,中华蓝天儿童村就是一家被民政部门批准的民间机构,不过这个机构很会装扮自己。他们不仅四处宣传他们的身份“民政审批”,还不忘拉个大树好乘凉------我们是隶属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的。行骗的成功恰恰是依靠拉大旗的结果。有这样几个疑问是需要我们追问的。

首先,民政审批为何失去监管?为了吸引社会善款,他们不惜找来群众演员,一个出演的孩子给500元“演出费”。这还仅仅是这一次出现的情况。这家机构已经成立了很多年,这样的演出又搞了多少回?假如民政对于民间机构的审批,不是审批了之,兴许问题早就能够暴露出来。遗憾的是,在假孤儿出演的大戏中,民政部门都成了义务观众。这几年民政部门审批的各类协会众多,出现问题的举不胜举。社会机构的审批需要多些谨慎,审批应该坚持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

其次,政府机构为何乐当大树?其实,很多这样的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的背后都有政府机关这棵乘凉的大树。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政府单位或者是下属组织为何总是喜欢和社会机构、民间组织搅和在一起?无疑就是利益的问题,有多少社会机构、民间组织在享受了“阴凉”之后,不去回馈的?正如蓝天儿童村,他们背后的这棵乘凉的大树就是河北省困境儿童救助保护联谊会,而这个联谊会的背景就是官方。让协会等等民间机构脱落乘凉的大树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最后,公益救助为何不能到位?固然,由于财力有限,政府还没有更多财力实施最好的救助,于是开始指望依靠社会爱心来填补这个缺口。当一个个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倒下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公益救助的缺位问题。即使,需要民间救助,那也不能失去监管的力量。在笔者看来,救助困难儿童,收养苦难孤儿,还是依靠政府的好,政府要在最大能力下将公益行动做到位。财力不足,也应该是政府挑头民间公益事业,而不能是放起野马。

“用假孤儿募捐”暴露民间慈善漏洞。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