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
贵州百万留守儿童受关爱
2016-05-30 11:07:5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日前在贵阳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培训班上获悉,贵州省现有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109.6万,针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贵州省今年实施了结对帮扶、亲情桥梁等六大工程,精准关爱留守儿童。

 
  结对帮扶
 
  “爸爸,我们马上要上学了,叔叔给我买了新书包,我和哥哥想你们了……”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旺乡交界村委会,4岁多的徐崇婷正对着电脑和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视频通话。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有一个“留守儿童之家”,一台电脑,一台亲情电话,一张留守儿童分布图,一本工作台账,就是这么简单,却洋溢着满满的温暖。
 
  近年来,铜仁市推行“台账+阵地+结对”的工作方法,精准关护留守儿童。具体做法是:到户到人建台账,见人见事建阵地,结对帮扶精细化。
 
  铜仁市碧江区委组织部党建办副主任夏强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关爱留守孩子,还需要开展更多课外活动。该区“留守儿童之家”,不仅设有亲情聊天室、图书室、心理疏导室,还与志愿者联合开办了“四点半课堂”,用文体活动填充放学后的空余时间。
 
  在灯塔小学念六年级的唐睿瑶,父母外出务工后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去年开始,她下午放学有了新去处。“以前放学就回家了,现在可以在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画画,不懂可以问老师。”她说。
 
  铜仁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雷世根是灯塔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之一。他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在这里做志愿者,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留守孩子,另一方面能帮助形成一种全社会关爱留守孩子的氛围。
 
  为实现精准关护,碧江区干部、党员、邻里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800余对。同时,鼓励1400余名爱心人士当“代理家长”“爱心妈妈”。
 
  桐木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美术教师陈彦羲就是一位“代理家长”,她负责对接帮扶2名留守孩子,每个月要到各自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她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代理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现有监护人的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孩子父母去向等,让孩子感到放学之后有人关心。负责结对帮扶2名留守孩子的书法教师洪德国每月都要去他们家里一次,“尽管来回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觉得很有意义。”洪德国说。
 
  亲情桥梁
 
  曾发生过社会广泛关注的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贵州省毕节市,目前有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264,860名。
 
  “毕节市对留守儿童进行了风险评估。对风险等级低的,采取‘一对多’帮扶;对风险等级高、安全隐患大的,列入重点对象管理,由乡、村或学校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确实找不到监护人的,委托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目前全市福利机构已累计监护照料重点对象1156人次。”毕节市副市长冉霞向《慈善公益报》记者介绍说。“针对暂无监护人,或者有监护人但监护能力较弱留守儿童,建设寄宿制中小学。目前全市有寄宿制中小学861所,入住的留守儿童达到62,395人。”
 
  毕节市赫章县兴发乡中心小学现有900多名学生,寄宿学生为218名,其中90%以上为留守儿童。学校副校长杨贵才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在学校“留守儿童的食宿都能得到较好保障,很多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了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针对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缺乏家庭温情的留守儿童,毕节市采取了劝返其家长回乡创业就业的关爱措施。毕节市朱昌镇双堰村村民张永淑和丈夫长年在温州打工,3个未成年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近日,在当地政府的劝导和推荐下,夫妻2人回到家乡,顺利地在朱昌镇高效农业园区找到工作。“孩子还是要带在自己身边,一旦出了事,在外面打工搬回金山银山也没用。”张永淑说。
 
  和张永淑一样,目前通过劝导回到朱昌镇高新农业园区工作的留守儿童父母已有11人。冉霞表示,毕节市依托工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等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目前,毕节市已引导22607名返家留守儿童父母在本地就业。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