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期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积极落实民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部署开展慈善文化“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联动多方力量,打造了一场覆盖全场景的慈善实践盛宴。从慈善摄影展到“微光”公益服务,从“请百名教师看电影”到“走进中国进士第一村”,鄞州区以创新模式将慈善融入生活、教育、文化、社区等服务领域,生动诠释了“人人慈善”的深刻内涵,为宁波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首善之区鄞州慈善力量。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当天,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举办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宁波慈善月”序幕。当天恰逢鄞州区首家“慈善义站”开放两周年,全区以“站内便民服务+站外爱心送餐”的创新模式,让慈善暖流在秋日里持续涌动。
鄞州区“慈善义站”向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爱心午餐
作为鄞州区慈善服务的“前沿阵地”,“慈善义站”自2023年9月5日启用以来,已累计开展公益活动超120场,服务市民及户外劳动者逾万人次。值此两周年之际,站内同步启动爱心理发与健康义诊两大服务:上午8时许,鄞州区慈善总会美发美容协会慈善义工大队的10位理发师为社区老人精心修剪发型,不少老人对着镜子感叹“年轻了10岁”;鄞州眼科医院、牙博士口腔医院的医护义工则为居民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服务,并针对“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关节炎等慢性病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
中午时分,鄞州区慈善总会“微光”慈善义工大队的义工化身“爱心送餐员”,将满载关怀的午餐送至建筑工地、外卖站点和街头巷尾。“有鸡腿、大排,还有番茄炒蛋,太丰盛了!”接过热气腾腾的餐盒,环卫工人王大姐眼眶微红,“我们很早就出门,这会儿正饿得慌,这份午餐真是送到心坎里了。”
除了爱心午餐,当天下午在东郊街道海悦慈善文化空间举办的“暖城行动 善链万家”活动中,“东郊四季公益项目”正式启航。该项目整合爱心企业、新就业群体、慈善义工和社区居民四大力量,创新推出“四季关爱”计划:以免费午餐为载体,春季提供健康体检,夏季设置爱心冰箱,秋季开展技能培训,冬季发放暖心物资。据悉,前期试点的“酷暑爱心冰箱”已在13个点位投入使用,惠及周边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
慈善义工为外卖员发放爱心午餐
活动现场,鄞州区慈善总会与东郊街道向新就业群体代表发放50份爱心午餐,并通过扫码捐赠、现金募捐等方式筹集善款12000余元,全部注入“爱心午餐慈善项目基金”,专项用于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长期膳食支持。此外,百合心理、蓝天救援等多支专业义工队伍同步开展心理咨询、急救知识宣教、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手机贴膜、小家电维修等摊位前更是排起长队,成为新就业群体的“热门打卡点”。
为强化慈善法治根基,活动特别设置慈善法宣传专区,通过知识问答、手册发放等形式普及慈善法规,推动“依法行善”理念深入人心。慈善义工招募摊位前,不少市民扫码加入“微光”“蓝天救援”等队伍。“以前总觉得慈善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帮老人理发、给环卫工人送水都是善事。”刚填写完申请表的热心人士小张如是说。
据介绍,接下来的一个月,鄞州区慈善总会将围绕民政部关于慈善文化“五进”的要求,推出多项特色活动:陪伴特殊儿童走马塘一日游,让孩子们在古村文化中感受温暖;教师公益观影活动,向教育工作者致敬;慈善摄影作品展览,则通过镜头记录鄞州慈善的动人瞬间。此外,“微光”义工大队将启动“一对一全流程陪诊”服务,为独居老人提供从挂号到取药的全程协助。
鄞州区慈善总会会长陈振国表示:“慈善不是少数人的慷慨,而是每个人的举手之劳。我们希望通过‘慈善月’的持续发力,让‘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渗透到社会肌理,让更多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心灵的富足。”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