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热点聚焦
唯实惟先 激发善能 ——中华慈善总会党委第一书记、会长宫蒲光在重庆调研纪实
2024-10-26 14:13:2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谢昱航)“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别样的巴渝文化,而互助共生是其中重要的因子。这种因子,成为慈善的源头,让“人人可慈善,慈善惠人人”的暖流千年流淌,润泽一方。深受巴渝文化浸润的重庆,慈善能量得到源源不断地释放。特别是近年来,重庆慈善事业强劲发展,市民慈善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善满山城”的品牌越擦越亮。

  10月16日,由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主办的首届“西部论善”公益峰会在重庆举行,中华慈善总会党委第一书记、会长宫蒲光应邀出席峰会。为了解重庆慈善事业特色发展之路,发掘重庆慈善工作个性化经验,在重庆期间,宫蒲光一行以专题座谈、实地参观、工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对重庆慈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调研。

不断积蓄和释放慈善正能量

  植根于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长期以来,重庆慈善在社会和谐与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日益重视,重庆慈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是得到充分显现。近年来,重庆大力开展“善满山城”行动,深入推进法治慈善、阳光慈善、数字慈善、社区慈善、融合慈善和惠民慈善,慈善事业实现较快发展,网络募捐从零起步到累计募集37.46亿元,“阳光慈善”工程助推公信力持续提升,公益慈善服务联合体、社区慈善基金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接受社会捐赠72.9亿元,惠及困难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是重庆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多年来,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始终坚持慈善为民、依法行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扶贫济困、助医助学、乡村振兴、救助危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1994年至2023年,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共募集慈善款物价值87.75亿元,惠及群众10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6年以来募集62.80亿元,占筹募总量的71.57%。

  在重庆期间,宫蒲光和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广泛交流。宫蒲光对重庆“以互联网募捐平台为抓手,多渠道募集资金;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以培训为抓手,大力提升相关人员的互联网专业技能”的工作经验表示肯定。宫蒲光表示,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不仅在互联网慈善、社区慈善领域创出了名牌,还在重庆慈善行业建设中发挥了引领、协调和指导作用,不仅在重庆慈善公益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也为全国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宫蒲光表示,慈善事业对重庆等西部地区意义非凡,无论是助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还是促进生态保护、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慈善事业的作用都不可或缺。重庆和整个西部地区要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中国特色慈善之路上,真正做到依法兴善、依法治善、依法行善,推动慈善法明确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具体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确保慈善活动从严管理、规范运行、阳光操作,进一步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要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现代化,充分发展互联网慈善,创新互联网募捐方式,推进慈善力量专业化、慈善手段科技化、慈善活动多元化,鼓励发展慈善信托、股权捐赠、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捐赠等慈善新业态。要加大慈善合作力度,促进各地慈善会携手并肩,优势互补,推进慈善资源、项目需求、捐赠意向等信息的共享,探索慈善组织联合劝募,共同策划和实施慈善项目,通过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积蓄和释放慈善事业正能量。

创新慈善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手段

  10月17日,宫蒲光一行到重庆市大足区调研,重点考察了“大足石刻守护计划”慈善项目。



宫蒲光了解“大足石刻守护计划”慈善项目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造像约5万余尊,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大足石刻的文化保护,是大足区和重庆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任务。在大足石刻的文化保护中,相关的慈善项目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宫蒲光一行参观了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通过数字化呈现,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基本概貌、石刻特色以及研究保护成果。在观摩和交流中,宫蒲光全面了解大足石刻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慈善力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宫蒲光表示,文物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文物保护不仅是专业人士的职责,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责任。文化保护是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是慈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慈善组织可凭借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力和组织力,为文化保护筹集资金,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宫蒲光介绍说,近年来,慈善组织也在进行探索,参与文物保护。中华慈善总会与光大兴陇信托携手设立的“光信善·中华慈善总会莱州东海文化慈善信托”规模超百万元,用于开展山东省莱州市文物、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发展与振兴等。通过“慈善会+慈善信托”的组合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信托的制度优势,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宫蒲光勉励大足区慈善会持续推动慈善事业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将慈善手段充分应用到文物保护中,让大足石刻文化传扬得更远,让世界都来聆听精美石刻的“声音”。

以基层慈善为助力共同富裕“筑基”

  10月18日,宫蒲光一行到重庆市合川区调研。宫蒲光一行先后参观了合川区慈善会办事大厅、慈善文化展示厅、慈善党建活动室,并听取了合川区近年来善款筹募、扶弱济困、项目实施、志愿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宫蒲光在合川区调研慈善工作
 

  宫蒲光对合川区慈善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宫蒲光认为,合川区慈善会阵地建设规范,工作人员精气十足,慈善品牌打造有特色,慈善党建活动有亮点,慈善工作开展有创新。

  宫蒲光表示,基层慈善是社会治理与慈善事业在基层的融合,不仅能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帮扶,解决他们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可以畅通社会成员参与城乡社区治理的途径,培养塑造居民的公共精神,有助于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增进社会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做好社会治理的“底板”,发挥助力共同富裕的“筑基”作用。

  宫蒲光勉励重庆各级慈善组织在进一步做实基层慈善工作、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等方面多思考、多用力。宫蒲光说,发展基层慈善一定要坚持依法治善。要依法依规建设基层慈善空间,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加强募捐活动与慈善款物管理。要坚决贯彻自愿原则,杜绝各种强制性捐赠。要坚持阳光化运作,将基层慈善空间打造成公开、透明的募捐平台,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营造良好环境。

探索和实践“慈善+救助”融合发展

  10月19日,宫蒲光一行前往重庆市渝北区,调研重庆市公益慈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开展情况。

  渝北区“慈善+救助”服务联合体是在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背景下,依托回兴街道康晖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的集约型、共享型、创新型“慈善+救助”生态枢纽平台,于今年6月投用。该联合体建立了“12246”运营模式,即:锚定“打造慈善+救助集散地,实现公益慈善与政府救助融合发展”目标,聚焦“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社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两大类项目,激活社区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社区合伙人和公益伙伴两支力量,建立政策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幸福清单4张清单,发挥好组织培育、教育培训、资源整合、需求摸排、慈善参与、救助帮扶6大功能。

  宫蒲光详细听取了渝北区公益慈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情况、“四联”运营模式、“渝悦·救助通”推进情况的汇报,参观“慈善+咖啡”“慈善+超市”“慈善+残健共融”“慈善+老年食堂”等慈善服务体验场景,了解联合体慈善基金建设、慈善救助项目开展、慈善资金使用等情况。



宫蒲光在渝北区公益慈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根据视频教程体验患者急救技能
 

  宫蒲光充分肯定重庆市公益慈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成绩。宫蒲光指出,打造“慈善+”服务体验场景,是实现将慈善事业与居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连接的有效方式。“公益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有机融合,是实现群众需求与慈善资源供需匹配、精准帮扶“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有效举措。

  宫蒲光表示,要持续加强公益慈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的运营管理,联动各部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等,实现信息互推、数据共享,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慈善+救助”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公益慈善在政府救助中的补充作用。要大力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现代化,坚持慈善为民理念,立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发展社区慈善,策划实施更多慈善项目,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中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开勇,市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陈焕奎,市慈善联合总会监事长杨洪梅,中华慈善总会党办主任刘莹等分别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