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善波半天堂
——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2021年上半年工作纪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 通讯员 彭小丽)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近年来,苏州慈善同样呈现精彩发展态势。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测评中,苏州位列全国第五。在第五届“江苏慈善奖”评比中,苏州独得25个奖项,占江苏省总获奖数的四分之一。抗疫期间,苏州全市社会捐赠款物价值超过10亿元,先后被省、市政府表彰为“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被苏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在服务抗疫大局、助力脱贫攻坚、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文明创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是苏州市慈善总会辛勤奋斗的半年,也是收获满满的半年。市慈善总会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在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激发社会慈善活力、提升慈善组织影响力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6月底,市县两级慈善总会募集款物价值2.06亿元,救助支出1.74亿元。其中,市本级上半年募集资金到账3314.51万元,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已使用善款3651.12万元,占全年项目资金安排的54.07%,使困难群众得到了精准、及时的救助,为深入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持续扮靓苏州“最美窗口”贡献了源自慈善的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淬炼为民情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密切结合自身实际,将“学党史、悟思想”与“办实事、开新局”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实走深,把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慈善工作的基本标准。
在思想上,以“学”为先导,感悟思想伟力。今年以来,市慈善总会组织学习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大会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并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组织开展了3次沉浸式主题教育、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
在精神上,以“讲”为基础,传承红色信仰。“2021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培训会”上,苏州市慈善总会徐国强会长结合工作实践,为全国慈善界同仁进行了党课专题培训。市慈善总会支部成员参加民政论坛,党员干部领学述学、讲述党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共同传承慈善人的红色基因,激发担当意识。
在工作上,以“做”为根本,努力转化教育成果。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助、社会公益”三大领域,列出“慈善实事”清单,设立“低收入人群再就业”“困难群体大病救助”“慈善助老志愿服务”等10个慈善项目,组织党员干部开展2次社区志愿服务,走访慰问了5家福利机构、20户低保大病群众家庭,帮扶了25名困难独居老党员,救助了22名在龙卷风灾中受伤的盛泽镇群众……
深化项目建设将善事办细办实
根据苏州市党委政府的指示要求与困难群众的切身需要,市慈善总会今年共安排63个慈善项目,调整新增了4个项目。截至目前,其中18个已经结项,34个正在开展,15个将于下半年开展,实现了任务目标“双过半”。
注重多样长效,精心打造品牌项目,是市慈善总会的工作重点。上半年,在“困境儿童关爱工程”中,共安排资金433万元,打造了4个“幸福港湾”实践基地,使160余名困境儿童获得帮扶。在“慈善助力残障人士行动”中,共支出120.44万元,使600余名残疾人得到救助。上半年,市慈善总会积极推进慈善保险帮扶项目,惠及9类困难对象共64073人。在“慈佑癌友”系列活动中,为5839人次患者提供了帮扶。在“计生特殊家庭帮扶计划”中,支出171.17万元,持续为2579户家庭提供了慈善帮扶。市慈善总会支持119所学校开展免费厕纸项目,对1097名环卫工人进行了免费体检。
注重拓宽领域,培育新慈善项目,是市慈善总会的未来考量。主要集中在残疾人康复、失独家庭老人就医陪护、助老志愿服务、青少年心理疏导、人工耳蜗植入、外来务工者法律援助等方面,不断拓展关爱“残、孤、老、少、弱”等群体的项目内容和活动方式。如联合市教育局、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开发微课视频、主题讲座、成立讲师团等方式,为全市300多所学校、10万多名中(高)考考生提供考前心理疏导和激励服务;联合市志愿者总会支持15个助老项目;与环保公司合作实施“零碳家园”公益行动;携手李良济公司建立“吴门医派现代化医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基金”等。
注重提标扩面,丰富传统慈善项目内涵。困境儿童慈善医疗保险项目,新增门诊医疗报销,进一步减轻经济负担。支持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安装慈善科普大屏项目,新增了24所学校,安排资金60万元,大屏内容由原来的科普知识扩展至文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关爱困难职工项目,帮扶范围从特困职工拓展至符合条件的相对困难职工,共支出22.2万元帮扶74人。和弘化社共同开展的“保护生态·放养鱼苗”从太湖水域拓展至长江流域。加大物资帮扶力度,先后将3000件冬衣、5000包中药颗粒、36万余包消毒湿巾纸及教学设备、中药设备等价值近320万元的爱心物资,发放给所需要的单位和个人。
近年来,网络慈善迅速崛起,已成大势所趋。市慈善总会积极调整脚步探索网络募捐,坚持日常项目募捐和重大节日募捐并重,上半年共筹款450余万元。首次组队参加腾讯“5·20”公益活动,联合9家组织上线16个项目,近5万人次参加,筹集善款248万元。积极参加腾讯公益基金会“T+研习营”活动,与全国各地50余家知名慈善组织共同学习交流,共创课题。课题“捐赠人服务”程序已通过路演进入实质开发阶段。组织全市各级慈善会10余名网络负责人参加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加强网络慈善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市慈善总会微信订阅号、基金会视频号,加强慈善项目推广、慈善动态宣传和信息公开。
为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市慈善总会与民政部门联合推进“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出台了《实施方案》《资助方案》,促进规范慈善基金的建立与运作,动员辖区社会力量,汇聚社区慈善资源,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促进城乡社区慈善发展。目前社区慈善基金覆盖面已达76%,年底前将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同时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工作。
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方面,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出台了《实施意见》,命名21所示范教育基地,将慈善文化纳入校园德育教育。常熟、昆山等取得了可喜成绩,得到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的肯定。
持续加强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
在完善自身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市慈善总会严格按照章程组织召开年度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以及25次会长办公会讨论研究重要事项。建立起慈善需求、慈善资源、慈善项目“3份清单”,认真解决好“帮扶谁”“谁来帮”“如何帮”等问题,持续优化慈善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对接社会组织促进会,加强项目评审、评估工作。邀请会计师事务所每季度进行指导,对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分别开展了3次审计。积极参加等级评估,认真对照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指标完成材料编制,并以评促改、完善措施。通过努力,市慈善总会获评2021-2026年度AAAA级社会组织称号,使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提升社会影响力方面,上半年,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培训班、省慈善总会全省网络募捐动员会议分别在苏州召开,市慈善总会全力做好会务、安全、服务等保障工作,受到一致好评。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分别来苏开展调研.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陆新,副市长查颖冬分别来会调研。市慈善总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介苏州慈善亮点,广泛宣传慈善成果,在苏州市区主干路新增100块路名牌,宣传慈善标语,营造浓厚氛围。加强慈善宣传,做好信息公开,努力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办好慈善专版6期、电视专栏7期、慈善杂志2期,2个微信号、1个网站,在光明网、《新华日报》《慈善公益报》《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等媒体发稿250余篇(次)。在推动行业发展上,赴江苏省慈善总会汇报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慈善总会会长会议、基层慈善组织交流座谈会、项目合作座谈会、网络募捐座谈会、宣传工作交流会等,与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慈善资源整合并形成合力,取得显著成效,为苏州“大慈善”建设贡献了基本力量。
对标任务清单夯实下半年工作
展望下半年,依旧路曲任重。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徐国强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市慈善总会将进一步学习领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瞄准年初理事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持续发力,狠抓落实,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共同富裕发挥好慈善作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徐国强强调,首先就是要增强政治意识,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出实效。要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向慈善行业先锋模范人物学习结合起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真学真懂、学深悟透、增信力行。进一步用心用情办好慈善实事,激励党员干部从业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奋力推进苏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时间节点,徐国强提出下半年建设慈善帮扶品牌项目的四项任务:一是持续抓好年度重点项目实施。开展AED推广、见义勇为者帮扶、助学圆梦、骨髓捐赠者关爱、重阳助老、救助对口帮扶省市困难儿童等项目,力求精准实施、百分落实;二是积极策划视障人士无障碍观影、蓝天救援志愿者保险等3至5个新项目;三是加强基层慈善载体和品牌建设,以“社区慈善基金”“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为抓手,培育发展基层慈善组织,围绕居民群众需求,开展资金募集,实施公益项目,加强文明自治,激发互助活力,打造“一村一品”慈善特色;四是优化项目跟踪反馈,对年度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评估、督查活动,确保项目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徐国强还就年度重大慈善活动进行了一一强调:一是策划开展“中华慈善日”“苏州慈善月”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第20届“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集中捐赠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精心筹备2022年“新年慈善晚会”,努力在节目内容策划、资金募集规模、宣传效果等方面有新的提升。认真组织参加“99公益日”活动,按照“依法开展、项目为主、专人负责、多元合作”的要求,加强组织联合联动,确保筹款超过3000万,力争更多。多渠道多阵地多形式宣传《慈善法》、慈善理念、慈善先进典型,举办慈善嘉年华等义卖、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分别邀请老同志、社会组织、基层公益组织等就新时代加强苏州慈善事业发展进行座谈。三是邀请市领导专题调研慈善工作,积极在市四套班子领导重视和支持下改进工作,推出更多有利于发展的促进措施。
苏州市慈善总会始终注重宣传工作与慈善文化建设。徐国强表示,要继续加强与主流媒介、新兴媒体的沟通联动,促成媒体对慈善活动、慈善典型的深度报道,持续推进宣传效果,不断提升慈善工作影响力。要保质保量完成3个慈善宣传产品,即制作一本反映总会26年历程的画册,拍摄一部慈善宣传片,更新“苏州慈善展”。要进一步加强慈善理论研究,编撰完成《苏州慈善简史》。加强对优秀慈善组织、先进慈善人物研究与宣传。对苏州慈善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徐国强表示抱有坚定的信心。
苏州市慈善总会徐国强会长、胡耀赋秘书长来到吴江盛泽医院,慰问5月14日因龙卷风受伤的群众
推动苏州市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21所中小学被评为建设示范教育基地
在“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联合理想眼科医院,为市民提供眼科等义诊服务
河南发生水灾,苏州市慈善总会火速组织援助
援助河南,沸腾的白天
驰援河南,奔忙的夜晚
本版图片由苏州市慈善总会提供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