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省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5月22日上午8时,中华慈善总会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中国长照”)秘书处即启动“紧急救灾应急联合照护模式”。9时,中国长照委派云南当地长照机构大理喜洲知青康养中心工作人员赴灾区了解情况。随即安排正在甘肃天水出差、距离云南震灾区最近的秘书处成员朱慧、向智勤火速飞赴云南大理,与当地长照成员单位救护团队汇合,组成中国长照驰援漾濞先遣组,第一时间研判灾后伤员照护需求。
朱慧、向智勤与大理属地的中国长照副主任委员段玲英院长带领的志愿者队伍汇合后,火速赶往这次震灾收住中重症伤员最多的大理州医院凤仪分院。
虽然已是临近午夜,但医院内灯火通明。广场上、大厅内躺满了伤员患者,有些是震灾伤员,有些是住院病人,接连的余震让他们惧怕住进病房,于辗转反侧中不停地向中国长照志愿者倾诉感受。
灾情急迫,先遣组成员首先着手摸清伤员的照护需求。他们向值班护士询问,被告知目前在院有数十名伤员,前方医院还在陆续转入伤员。先遣组经紧急商议,决定于天亮后挺进震中漾濞县秀岭村,亲自探寻安置点和前方医院的伤员照护情况,为中国长照志愿者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一手信息。
在安置点,先遣组成员一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一边与漾濞县人民医院建立联系,约定后续伤员如有照护需求将及时委派中国长照志愿者进行照护与指导。同时,先遣组还与“社会力量与志愿者协调站”工作人员共同探讨后续行动方案,使救援照护有序推进。
23日清晨,先遣组一行7人奔赴漾濞,在挺进震中秀岭村的过程中,途经人和广场、漾濞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河西村等多个安置点,段玲英院长不顾腿疾与劳累,仔细询问灾区群众需求,全身心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我是长照人,更是大理人。这次家乡地震救援我责无旁贷!”段玲英说。当年的尼泊尔国际救援,四川长宁和九寨沟等多次地震她都曾战斗在震区一线,照护伤员、指导同事、安抚家属,完美践行了长照人的专业和志愿精神。
20余年来,段玲英始终秉持着“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去是满天星,站出来是中流砥柱”的中国长照宗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耕耘于养老行业,在昆明官渡区、大理喜洲镇等都建立了专业为老服务机构。这次震灾伊始,段玲英便一刻没有停歇,一边照护灾区伤员,一边联络长照家人、聚拢救灾资源,只希望为家乡群众的平安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漾濞县第一中学安置点,培训工作由朱慧首先开讲。她对中国长照的震灾救援经历和专业性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由中国长照云南支队樊玲医生就灾后的常见病护理进行了专业指导,包括因用水不洁引起的肠道疾病如何处理、因气候炎热引起的中暑症状如何缓解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播,让更多人受益。最后,段玲英表示,赈灾后期若安置点撤离,自有房屋暂时不能居住的,位于喜洲镇的康养中心将帮助有需要的群众顺利度过安置期。
在震区,长照人不仅提供了护理技术的赋能培训,还进行了专业的危机干预工作,从生理、心理等多个层面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地震发生时我真的非常害怕,但是这两天我结交了好多小伙伴,心里非常高兴。”在人和广场安置点,小安向长照志愿者诉说着自己的感受。他还积极参与到长照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中,在长照志愿者的引导下去分享、沟通、安抚他人。“震灾虽然可怕,但长照人一直都在。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长照志愿者说。
受大理州民政局的邀请,中国长照在5月27至29日还组织开办了长照护理培训班,为灾区进行伤病员护理知识技能培训。
责任编辑:csgyb2